第二則是以前陳谘沒想到的一股絕強地下勢力——沿海的走私集團。
這股勢力似乎和蔡元斌有聯係,但是李坤沒有找到絕對的證據。
可是明日控股和啟源也不是執法機關,一定有證據才行,隻要有這樣的懷疑就夠了。
第三股勢力是江南廠那些被調職的國企領導,江南廠的級別不低,所以這些領導的級別多有廳級的,甚至有副部。
這股力量看起來最弱,事實上卻牽連的最廣。
宗軍說的不錯,陳谘得罪了國內最大的一股本土勢力,那些有可能改製的國企領導們,多是屬於這樣的陣容。
如果沒有陳谘的攪和出個勞動派遣製度,改製後的企業,他們還能夠活的有滋有味,完全不用擔心回政府的安置辦去坐冷板凳當替補。
所以,很多人覺得其實是陳谘端掉了他們的飯碗,斷了他們的前途和錢途,怎麼會不恨之入骨。
所以這個聯盟最鬆散,但是偏偏力量無所不在。
目前的國企改革最劇烈的時候,整個華夏大地幾乎縣縣有企業改製,市市有企業被並購,這規模得多大。
所以這個聯盟其實和前麵兩個聯盟,甚至外企聯盟都有聯係,再針對明日集團和陳谘集團的時候,他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
這情況自然李坤是清楚的,而且計劃早以及商議好了。
啟源會計事務所選擇的項目是豐隆集團並購玉柴項目,柯達並購七家光感器材公司項目,沙迪克並購秦川機床項目以及菲律賓宏福集團並購廈城汽車公司項目。
反而是日本藤田金屬並購內古省鋁土礦和江南省鎢礦項目並沒有去選擇。
之所以這麼選擇,自然這不是李坤的好心。
而是藤田金屬和劉墾平是對明日集團最敵對的組織和個人,李坤早已經做好了計劃,為了不打草驚蛇,啟源會計以該項目較大較複雜,以培訓練習為理由讓中信財務谘詢承擔了該計劃。
當然這也有忌憚劉墾平家族龐大勢力的關係,如果啟源會計接了這項目,或許不一定能夠玩得過他。
但是中信是什麼身份?肯定是不會太在乎劉墾平家族的,成立中信集團的總設計師這時候可還在呢?
劉家可還不敢跟中信齜牙。
當然,中信裏麵肯定也有劉家的勢力,不過想影響這次的審計,可不是那麼容易。
李坤建議了計委的一位實權主任作為監督方加入了這團隊,同時亦派出了早已經準備好的一位低調的國際注冊會計師加入了該團隊,以便玩脫。
而後麵的這四個項目,明日控股就沒啥顧忌了,打算門對門戶對戶的簡單粗暴的解決掉。
事實上這幾個項目,李坤和啟源會計早已經有了把握,目前隻是缺少審計過程的調查取證而已。
尤其是最後一個項目,這背後的家夥造成了環藝的巨大損失(目前走勢拳皇的主板去港城是暴利),陳谘打算給別人一個警告。
要不是牽涉的勢力太深,讓陳谘頗為忌憚,都想一棒子打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