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多的數據和分析圖表。
顯然這準備的很充分,各個方麵都有相應的梳理和思考,包括人事、組織架構、戰略相關、執行力等等一家公司所要涉及的方方麵麵。
就是陳谘都很專注的記錄關鍵點。
可以看出來唐尼克在這大半年來成長的很快。
現在差不多已經是個合格的小中型基金經理的格局和架勢了。
這個報告持續了一個上午,因為針對部分實際的事務,大家直接就地參與了討論並記錄結果。
下午吃完飯,是新加入的幾位部門負責人彭過淵、艾比蓋、丹尼爾、曾寶甄、史億途說明了下他們的工作計劃,以及組建部門牽涉到了人、事、資源,需要的配合等。
他們新入職不久,總共耗費也不過一個小時。
所以,下午三點中,所有人都知道最重頭戲來了。
中小型的基金公司,不同如普通公司,因為金融公司的相對特殊,老板對公司的發展方向並不如同普通公司一樣。
隻因鯤鵬這樣純粹封閉的對衝基金,沒有那些虛頭巴腦的長期產品戰略,他的產出直接就是金錢。
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賺錢,如何合理合法的賺錢。
相對來說股東或者董事會的影響會更加的簡單直接。
鯤鵬基金組建以來,股東都是神秘的,除了唐尼克,就是朱英傑他們也隻知道陳谘代表的肯定是大股東,但是是不是還有沒有別的股東,他們也是不知道的。
所以,這次鯤鵬基金真正的走向正式的基金公司架構後,大股東或者老板的第一次發言就顯得尤其的重要。
代表了高層對基金的期望,也關係到大家各自的飯碗。
陳谘當然也非常的重視,自己重生的福利,至少還可以有二十幾年,這二十幾年鯤鵬基金基本上可以作為自己的錢袋子,。
二十幾年後,或許它可以成為龐然大物,但即使他死亡,想來陳谘的事業也應該已經有了初步規模。
金融產業本身不產生真正的社會價值,但是他對其它產業的直接推動,卻是任何行業也代替不了的。
陳谘對金融產業重視,同時也不重視。
重視是因為他是自己事業的保障和開端。
不重視是他從來沒有把金融行業作為自己事業的第一核心,他隻是自己事業的一個工具。
這次來之前,段源、龔褒霖就和陳谘聊過這問題。
因為段源和龔褒霖都覺得陳谘把太多精力放在金融業上了。
對一位投資重資產的大實業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於是段源試探陳谘:“小谘,你到底怎麼看的金融業?“
陳谘思索了會兒才道:“從社會發展的本質來說,金融行業拋開直接投資的那部分,其實和商業房地產行業一樣,他們的作用僅僅體現在財富的再分配上,對社會真正的助推,還沒有小商販那麼有用。”
“事實上他們完全是生存在實體經濟上的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