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時秋走進龍岩洞裏,洞外雖然天寒地凍,但龍岩洞內卻溫暖如春,洞裏洞中有洞,奇石林立,鬼斧神工,曲折蜿蜒,地溝裏泉水清澈見底,潺湲而流,波光粼照石洞,倒影映照,虛實相見,看在莫時秋眼裏宛如迷宮幻城。
莫時秋僅靠手上一張智空給的手抄便進洞尋路,據智空說這張手抄乃北宋年間一位蘇州府尹聽了道士的傳言所記,曾依此進石洞找到仙宮,但年代已相當久遠,且無人證實,連智空都對傳言報以懷疑,不過這已是莫時秋唯一可憑之藉了。
手抄上記載入洞後隨大溝槽蜿蜒而行,經十八洞可遇銀河飛瀑,其下即為仙宮。
小徑地麵十分濕滑,稍有不慎便會滑落溝槽,莫時秋小心翼翼的以火炬照路,踩穩每一個步伐,依手抄沿洞內最大的地崁而行,過洞而數,其中或有錯亂,亦有岔路行錯再返,但終遍尋不著飛瀑,頹喪之餘找了一塊石台坐下休息,順便對照手抄是否有誤。
「沒錯啊,順著大溝渠走,過十八洞後便會見著銀河飛瀑,走了這麼遠早過十八洞了,怎麼連個瀑布聲都沒聽著,難道手抄有假?」
莫時秋心裏開始懷疑起手抄的真實性,一時心煩將手抄至於一旁倒頭躺在石台,看著洞頂一根根倒插的鍾乳看得入迷,忽然間發現洞頂鍾乳柱間好像嵌著一條溝槽,槽內布滿龍鱗石紋,遠觀有如一條盤旋在天的巨龍。
莫時秋靈光一閃「難道手抄上所記載的溝槽並非地下的崁溝,而是嵌在洞頂的溝槽!」
莫時秋連忙跳起,拿起火炬照著洞頂溝槽循線而行,溝槽如龍蜿蜒曲折,一下朝東,一下往西,上一步往南後,下一步又往北,常與原路交叉回溯,讓莫時秋越走越疑,懷疑是否在繞圈子。
「不管了,跟著走便是。」
莫時秋把心一定繼續沿著天溝走了約一個時辰後,洞穴開始起風,路漸漸變窄,光線慢慢灰暗,原本地下崁溝裏透光的泉水已不複照明,漸漸地看不到周遭景物,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已經可以慢慢聽到湍流的瀧瀧水聲。
火光受風飄動搖曳,龍紋天溝忽明忽暗,隱晦難見,莫時秋需全神貫注盯著天溝,才不致錯失路徑,但因太過於專注上頭,完全沒注意到腳邊的地崁起伏,突然一個踩空,身子頓時失去重心而滑倒,整個人往地崁裏跌落,噗通落入水麵,手上的火炬碰水熄滅,洞穴瞬間被黑暗占據。
崁裏水冷如冰讓莫時秋打了個冷顫,暗裏抓瞎想找到可已攀爬上岸的落手處,但沒想到地崁壁麵長滿了青苔,平滑如玉難以落手,以致身子隨著湍急的水流載浮載沉,不小心喝了幾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