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全部由三尺長短的條形青石切成的石堡,占地足有數百畝的樣子。石堡三麵臨山,唯一的出口則被一條足有百裏方圓的水泊橫隔在麵前。在水泊的邊緣地帶,一座十丈高千丈多丈長的全部由巨石砌成的城牆,與相鄰的三座大山將古堡圍在中間。
城牆上一隊數十人組成的腰懸彎刀,手提長槍的黑衣黑甲衛隊來回的巡邏著。而每隔數十丈便會看到一座涼亭狀的建築,一張丈許大小守城弩,五六十支三尺長短的黑色弩箭橫懸在箭匣中,隨時都可以激發的樣子。每個守城弩旁邊則是五個彪形大漢的配置,而這樣的建築和守城弩在這千丈多長的城牆上足有數十座的樣子。
城牆正中央處,一麵一丈長,三尺高的匾牌上大書“蕭家堡”三個金漆大字。匾牌下麵則是一座兩丈高,三丈寬的黑色鐵門。走近鐵門便會看到大門對接處左右兩邊各有一個尺許大小的鐵輪,而青石鋪成的地麵上,兩道半尺深的鐵質軌道呈扇形狀,顯然平日關閉城門,全靠兩道軌道和鐵輪。
城門外,十個腰懸彎刀,手持長槍黑衣黑甲衛隊分兩邊的挺立著,遠遠望去,就像十根柱子一般。城門下,同樣有兩個黑甲衛隊坐在兩張桌子旁邊,分別對進出城門的人進行檢查,每個進出的人都會拿出一個腰牌狀的憑證交到兩人手裏,兩人檢查之後,便會一揮手的放行。
這裏是蕭家中樞所在,能夠居住在城堡裏的人都是蕭家真正的嫡係和旁係之中傑出的年輕子弟,至於其他旁係則隻能住在三座大山之中。
蕭家曆經三千年,期間也經曆過兩次幾乎滅族的橫禍,但蕭家憑借天險和一座由先祖布下的山河歲月大陣,最終都化險為夷。
由於蕭家始終堅持先祖蕭道成製定的族規:蕭家不參與世俗爭霸,整個家族過著半隱居的生活,倒也與世俗各大宗門和家族保持著一種玄妙的平衡。而在千年之前,由於遭遇險些滅族的橫禍,當年的蕭家家族索性借此選擇了徹底的退出。時至今日,世上早已忘記了還有蕭家這一曾經是龐然大物的存在。
石堡西北角一座山穀的入口處,聳立著一塊丈許高的石碑。石碑上刻印著三個金光璀璨的古篆文“無名穀”。而在石碑前麵百丈開外,十個黑甲衛隊隊員手持長槍,腰懸彎刀的巡邏著。再往前百丈外一座小型的軍營赫然駐紮在哪裏,從其規模來看,至少是可以容納百人的所在。
“無名殿”依山而建,是整個山穀的唯一建築。殿雖名“無名”,但在整個蕭氏家族眼裏,無名穀無名殿卻是最神聖的所在。這裏是蕭家先祖蕭無名的舊居,據說當年蕭家先祖武破虛空之後,留下的武學典籍便收藏在無名殿之中。
這一日,在無名大殿的大廳中,九個紅袍老者圍繞著一張巨大的青石長桌分別端坐著。石桌一端,一個麵白無須的紅袍老者端坐在首位上,一言不發的閉目凝神著。
分列在兩邊的紅袍老者彼此之間眼神交流著,雖然臉上俱都掛著不解的神情,卻也是一言不發。如此詭異的一幕持續了近半個時辰,終於在一個紅袍老者的開口之下結束了。
“族長召集我等各堂口長老在此舉行族議,而族長自進來之後便一言不發,不知是何用意?”石桌左邊第二位老者臉色陰沉的問道。
“二長老,稍安勿躁。這不還有一人沒到呢?”白麵無須老者驀然睜開雙眼,眼中精光一閃便很快恢複渾濁的樣子。看了看諸人一眼,便目無表情的解釋道。
“族長此言,老夫甚為不解,家族祖訓,非化勁期長老不得踏入無名殿。老夫記得除了閉關不出的五位太上長老外,族中所有的化勁期存在不過就是我等九人。什麼時候又多出了一位,還望族長解釋一二,以解老夫心頭之惑?”被稱為二長老的紅袍老者臉色不善的說道。
“二長老身為傳功堂長老,對於整個家族有暗勁修為的族人情況一定甚是了解的。以二長老的明目,難道不知道,族中早在半年前,便誕生了一位化勁高手了麼?”麵白無須老者渾濁的雙眼中,流露出一絲譏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