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仙居”算不上是青城最大的酒樓,然而卻是最古老的酒樓。
醉仙居不過是一幢四層的建築,隻是每一層都比一般的樓層要高出半丈,從外表看,是一個六角塔狀的建築。內部是一個中空的環形圓台,貫通一層到三層頂部;它的第四層從來沒有對外開放過,自然沒有人知道裏麵的情況,這是醉仙居最神秘的地方。
醉仙居的名聲就像它的招牌一般,說是名至實歸一點都不為過的。在醉仙居隻能飲到一種酒,這種酒叫做“醉仙釀”。
傳說中,就算是真正的仙人也不敢多喝的,否則便是仙人也會醉的。至於這些傳說是不是真的,在青城生活的人們並不清楚,但是他們卻都深信,在醉仙居飲酒,一定不能過量。
醉仙居在青城比武宗的曆史更為悠久,其神秘之處,便是武宗都大為忌憚的。不說別的,單單隻賣一種酒,而且一賣就是三千多年,若說其背後沒有一股強大勢力支撐,誰會相信。
醉仙居隻有一個掌櫃和三個夥計,經常出入醉仙居的客人都會覺得奇怪,他們從來都不會記得掌櫃和夥計長得什麼樣。至於主人,他們隻知道主人名為“酒仙”,三千多年來都沒變過。至於掌櫃和夥計,他們也隻是知道掌櫃就叫掌櫃,夥計還是叫夥計。
所有在醉仙居飲過酒的客人都知道,在這裏飲酒,一定不要超過三杯。因為不管有多大酒量之人,一旦喝了第四杯,一定會爛醉如泥,而且會昏睡七天七夜才會醒得過來。
對於醉仙居,蕭逸也曾聽人說起過,心中自然存了一份好奇。所以來到青城之後,睡了一晚養足精神後,略一打聽位置,便來到了醉仙居。
抬頭正麵一瞧,蕭逸才發現,原來名聞天下的醉仙居竟然是如此的普通。
一個塔狀的建築,通體金色。除了底層是五扇窗戶和一個與窗戶大小相仿的門戶之外,每層隻有六扇窗戶,再無其它裝飾。窗戶以一種不知名的特大透明水晶打磨而成,陽光便從其照進裏邊。通過窗戶,裏邊可以看到外邊,外邊卻看不到裏邊。而在正門上麵,則懸掛著一張銀色匾額,上書“醉仙居”三個金光閃閃的古體篆文。
蕭逸對於建築之物本就沒有特別的感覺,或者說他並不在意建築的外觀。所以隻是略一打量了一下這聞名天下的建築,便信步走到裏邊。
一股酒的鬱香,在蕭逸還沒有邁進門中的時候,便飄進了他的鼻翼中。蕭逸神色一動,便加快了步伐。
一進門,便發現正麵是一個環形的圓台,這便是傳聞中的“生死台”。在傳聞中,一入生死台,不死則不生。生死台底部和頂部恰好呈現一個圓柱狀。透過透明的水晶牆壁,一到三層的酒客們都能夠清晰地看到生死台上的場麵,而在擂台上卻是對樓層場麵一抹黑。
蕭逸還發現在靠近正門一側,有一道樓梯直通二層。
在第一層,蕭逸沒做停留的便沿著樓梯台階步入到二層廳間,在離樓梯不遠處找了一個空位坐下。
這是一張梨花木打製的半環形桌,長不過六尺,寬隻有三尺,三麵擺著四張靠椅。二十多張這樣的環形桌連接起來恰好是一個圓形,這樣酒客們便可以一邊飲酒,一邊觀生死台中武者之間的生死較量。
此時的生死台上空無一人,也許在不久前,剛剛發生了一場血腥的搏殺,此時正是空擋時候。
蕭逸剛一坐下,便有夥計一臉殷切的走了過來。手裏的托盤上,一壺酒,三個空杯,還有一小盤指甲蓋大小的不知名青色豆子,一雙筷子橫放其上。
夥計一聲不響的將三個杯子和一盤青色豆子放在桌上。這才開口道:“這位客官,要一杯還是兩杯?”
“那就先來三杯吧!”蕭逸不在意的微微打量了夥計一眼,不動聲色的說道。在心底處,卻生出了一番疑慮。眼前的這名夥計雖然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武者氣息,然而蕭逸自從血脈覺醒後,對於常人的氣血便很敏感。他可以感覺得到眼前的這名夥計身上散發的氣血,分明比一般的化勁武者還要強大得多,當然比起自己來,卻又遜色了很多。而且蕭逸還發現一個古怪的現象,他居然看不出這個人的年齡,總之,你說他三十歲,他就像三十歲,你說他六十歲,你也可以在他臉上找到花甲老人的印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