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捕獲“情調”這個魅力精靈(1 / 3)

第八章 捕獲“情調”這個魅力精靈

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美,構成了不同的情調。在現實中也一樣,不同的情調,成就著女人不同的魅力品位。二十幾歲女人,她的喜好,她的癡迷,她的渴望,她的一切都將化入某種情調之中。有情調的女人,喜歡把凡俗的人生幻化成一首詩,一首濃淡相宜,讓人回味不盡的詩。有情調的女人,是讓我們能夠感受到那種溫暖、祥和氣息的女人,我們會在這種氣息中心醉神迷,久久留連。

用情趣串掇情調

二十幾歲女人的生活可以很平淡、很簡單,但是不可以缺少情趣。一個冰雪聰明的魅力女人,必定懂得從生活的點滴瑣細中,采擷出五彩繽紛的情趣。

劉琪是一個普通家庭出身的職員。一個男生喜歡她,同時這個男生也喜歡另一個家境很好的女性。在他眼裏,她們都很優秀,他不知道應該選誰做妻子。有一次,他到劉琪家玩,她的房間非常簡陋,沒什麼像樣的家具。但當他走到窗前時,發現窗台上放了一瓶花——瓶子隻是一個普通的水杯,花是在田野裏采來的野花。就在那一瞬,他下定決心,選擇劉琪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促使他下這個決心的理由很簡單,劉琪雖然窮,卻是個懂得如何生活的人,將來無論他們遇到什麼困難,他相信她都不會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小晴喜歡時尚,愛穿與眾不同的衣服。她是被別人羨慕的白領,但她卻很少買特別高檔的時裝。她找了一個手藝不錯的裁縫,自己到布店買一些不算貴但非常別致的料子,自己設計衣服的樣式。在一次清理舊東西時,一床舊的緞子被麵引起了她的興趣——這麼漂亮的被麵扔了怪可惜的,不如將它送到裁縫那裏做一件中式時裝。想不到效果出奇的好,她的“中式情結”由此一發而不可收:她用小碎花的舊被套做了一件立領帶盤扣的風衣;她買了一塊紅緞子稍為加工,就讓她那件平淡無奇的黑長裙大為出彩……

歐陽雪是個普通的職員,過著很平淡的日子。她常和同事說笑:“如果我將來有了錢……”同事以為她一定會說買房子、買車子,而她的回答是:“我就每天買一束鮮花回家!”不是她現在買不起,而是覺得按她目前的收入,到花店買花有些奢侈。有一天她走過人行天橋,看見一個鄉下人在賣花,他身邊的塑料桶裏放著好幾把康乃馨,她不由得停了下來。這些花一把才開價5元錢,如果是在花店,起碼要15元,她毫不猶豫地掏錢買了一把。這把從天橋上買回來的康乃馨,在她的精心嗬護下開了一個月。每隔兩三天,她就為花換一次水,再放一粒維生素C,據說這樣可以讓鮮花開放的時間更長一些。每當她和孩子一起做這一切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開心。

生活中還有很多像劉琪、小晴、歐陽雪這樣懂得生活藝術的女人,她們在平凡的生活細節中揀拾著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亨利·梭羅說過,“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就有理由享受生活的樂趣。”當然,享受生活並不需要太多的物質支持,因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在對幸福的感受方麵並沒有很大的區別。二十幾歲的女人可以通過攝影、收藏、從事業餘愛好等途徑培養生活情趣。卡耐基說過,生活的藝術可以用許多方法表現出來。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不屑一顧,沒有任何一件小事可以被忽略。一次家庭聚會,一件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家務,都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窮的樂趣與活力。

沒有女人不喜歡浪漫

“女人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為可愛而美麗。”這話不無道理。什麼樣的女人才可愛?具有浪漫情調的女人最可愛。浪漫情調是一種美麗的象征,它是女人的天性。因為浪漫,二十幾歲的女人把愛她的男人帶向海邊去感受大自然,這遠比到服裝店去包裝自己的軀殼更有意境;因為浪漫,二十幾歲的女人從工薪中抽取部分錢去音樂廳接受“大弦、小弦”的陶冶,這遠比把成堆的時間耗在“追星”上高雅得多;因為浪漫,二十幾歲的女人用自己的主觀感受美,又把自己變成美的客觀存在的化身。

具有浪漫情調的二十幾歲女人通常胸懷比較豁達,不會和別的女人斤斤計較雞毛蒜皮的小事,她們會把自己的眼光放在遠處,對未來的生活充滿良好的憧憬和期待。盡管她們知道未來離現實相距十萬八千裏,但她們並不悲觀,在自我精神獲得滿足的前提下,二十幾歲的女人還會把很多樂趣帶給周圍的人,讓周圍的人在她的感染下,也充滿浪漫情調。伴於她的周圍的人,也因此會感受到她——一個二十幾歲的女人因為如此的可愛而顯得如此的美麗。

現代人的生活大都很忙碌,生活的壓力使得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感覺有些鬱悶,一個喜歡浪漫並善於製造浪漫氣氛的女子,不僅會使她的容貌變得非常迷人,而且也能使年齡的鴻溝在人們的概念中不知不覺地減到最淺,從而締造出美麗的情愫來,使得女人豁達起來。一個外表美麗的女人固然能讓人動容,但一個情調浪漫的女人則能用她的浪漫影響他人,這才是最出色的動人的美。

作為二十幾歲的女人,外表漂亮固然好,但漂亮的外表絕不是構成美麗的唯一條件,而那種在情調上讓人回味無窮的美,才是在“美麗”二字意義上的補足。女性是美的象征,但隨著人類理念(包括美的視覺、美的感受、美的品位、美的體驗、美的內涵等)不斷地更新,男人不再把反映在女人身上那種直覺的與直觀的美的表象視作唯一的美的評判。在出色美的期待下,男人開始將更多的注意力轉移到了那些能構成出色美的“配件”上,比如浪漫。所以,二十幾歲的女人想用情調捕獲幸福,就要用浪漫作封麵,為自己打造一本氤氳朦朧的女人書。

沒有鑽石,你還有香水

一個衣著優雅的二十幾歲的女人,同時也應該是一個氣息迷人的女人,沒有味道的女人沒有未來。

在古埃及、印度及中國的古老文化中,都有關於香水的記載。那時的人類開始懂得運用薰香提煉的方式來處理香料,並從美妙的香味中享受無以言表的喜悅。到13世紀英國伊麗莎白女王時期,一瓶加入乙醇的名叫“匈牙利之水”的香水,成為世界上第一瓶香水,再至法國王路易十四時期,香水的使用已成為當時上流社會貴婦人最時尚的寵愛佳品。

香水與女人的關係源遠流長。在很早以前,香水曾被頗有心計又有地位的女人當做一種實施陰謀手段的工具而備受青睞。美麗的埃及豔後克婁巴特拉每當溫柔時刻,總不會忘了在她的船帆上灑滿香水,製造夢幻迷人的陷阱,也因這股芬芳氣息的迷惑,因這個美人的千般風情,至少愷撒與安東尼在這種精心製造的溫柔鄉中被透透徹徹地全身心地沉醉了,豔後滿足了她強烈的政治欲望,香水發揮了它的神奇作用。

1920年以前,婦女使用的香水仍是幾種簡單的花香味。至1920年初,當服裝開始批量湧入市場的時候,一直處於“猶抱琵琶半遮麵”的香水終於登上前台揭開它神秘的麵紗。服裝設計師們認為,隻有香氣馥鬱的女子才與華麗的時裝相匹配。說到香水,不能不說到一個偉大的人物——可可·夏奈爾,這個讓人即刻聯想到時裝、香水、女性解放和自然魅力的名字,被瑪麗蓮·夢露稱之為“唯一睡衣”的女人。夏奈爾認為:一個女人不該隻有玫瑰和鈴蘭的味道,一個衣著優雅的女人同時也應該是個氣息迷人的女人,沒有味道的女人沒有未來,香水會增添她無窮的魅力。

香水不但會使二十幾歲女人的打扮更趨完美,也會使男人享受一種瑰麗的氣氛。香水調配師稱香水是“液體的鑽石”。而女人又稱調配師為“調和全世界香味的藝術家”。二十幾歲女人的優雅,二十幾歲女人的嬌豔,二十幾歲女人的愛情,甚至二十幾歲女人的命運都同一瓶瓶美輪美奐的香水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法國女性認為與其被男性稱讚說“你的穿著十分得體,很漂亮”,不如一句“你的香水多麼適合你,你太有魅力了”。對衣飾的讚美隻是外在的恭維,可是一個男人已經注意到你身體散發的香味時,就是從心理上了解你,或者對你有非常的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