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用來享受的,聽肖邦的奏鳴曲,感受他充滿著美、精妙、壯麗和力量的心靈獨白,傾訴一腔愛國柔情;聽貝多芬用他那神奇的手譜寫的田園之曲,撞擊命運之間,感受一個頑強的生命在不懈地抗爭;聽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感受駕著俄羅斯馬車,在靜謐湖畔駐足觀賞天鵝起舞的雅興;傾聽舒伯特的小夜曲,似乎看到流浪的菩提樹下,一個孤獨的身影……
音樂是二十幾歲女人生命中最親密的朋友,不僅可以給她們帶來無限歡樂,還可以讓女人變成世間最動人的精靈。音樂,如一枝出水的芙蓉,用它婀娜多姿的身軀,用極富滲透力的情韻,去觸摸柔情似水的女人。二十幾歲的女人離不開音樂,就像魚兒離不開水,花兒離不開陽光,鳥兒離不開藍天。沒有音樂的女人,生活是單調的,情感是貧瘠的,日子是乏味的;有了音樂的女人,陰天會放晴,憂鬱會消失,貧窮會化為富有,悲傷也會成為享受……
懂音樂的女人是有內涵的,二十幾歲的女人,當她閉著眼睛用心靈聆聽那美妙的旋律時,她的情感跟著節奏起舞,她的靈魂在跳躍的音符裏與歌者交彙。徜徉在旋律裏的女人,她不隻是在傾聽,她也在輕輕吟唱。懂音樂的女人,是有魅力的女人。
音樂與女人的心靈水乳交融,息息相關,下麵推薦一些樂曲,供女人們在朝霞微露的清晨和燈火闌珊的夜晚,細細品味:
古琴曲《梅花三弄》
琵琶曲《十麵埋伏》
箏曲《漁舟唱晚》
二胡曲《二泉映月》
管弦樂曲《春節序曲》
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舒伯特《未完成交響曲》
威柏《邀舞》
柏遼茲《幻想交響曲》
約翰·施特勞斯《藍色多瑙河》
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第六交響曲》
穆索爾斯基《圖畫展覽會》
拉威爾《波萊羅舞曲》
奧涅格《太平洋231》
音樂是女人,女人是音樂。音樂給女人以憧憬、幻想、回憶、遐思。音樂的暗示就是給女人生命的暗示。絲絲縷縷、串串音符如潺潺的溪流,如春野的小鳥,清清柔柔,在訴說著女人的情懷……
總之,愛音樂的女人是美好的,懂音樂的女人是幸福的。音樂,是女人生命中生生不息的夢幻與情思,堅守與執著!
漫步在美術畫廊
美術是人類創造的一種精神產品,它有別於聽覺藝術的音樂、語言藝術的文學,是具有造型性、可視性、靜態性、物質性的一種空間藝術。正因為有以上基本特征,美術作品首先應該是可以被人感知的,它能引起人們感官注意的空間藝術形式;其次,它通過其物質媒介向人們展現一個靜止狀態的相對理想的客觀世界,進而觸發人們二次創造特定的情感情緒。
二十幾歲時提升美術素養對於女人是大有裨益的。懂得欣賞繪畫作品的年輕女人,不一定有出眾的外表,但絕對有超凡脫俗的魅力,這種魅力源自於那種行雲流水般的神態,以及那雍容華貴的美感。一個二十幾歲的女人,若能將繪畫的神韻融入自己的言談舉止中,定能煥發出與眾不同的光彩。下麵,簡單介紹中國的美術。
1.中國畫的內容
中國畫(亦稱國畫)是我國特有的畫種,由於民族性格、曆史文化傳統、審美以及繪畫材料和工具的不同,是經過無數畫家的努力形成的、帶有民族特色的畫種,是世界藝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1)中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簡稱中國畫。
(2)中國畫講究形式美,要求作品有“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同時還十分重視用筆、用墨,構圖不受時間、空間的限製,也不受焦點透視的束縛,畫麵空白的運用獨具特色。中國畫強調詩、書、畫、印所構成的完美的藝術整體效果。
(3)中國畫從題材上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類,從表現形式上可分為工筆、寫意兩種。
(4)中國畫的工具有筆、墨、紙、硯。
(5)中國畫用具有生宣紙、毛筆、襯紙、筆洗、調色盤、書畫墨汁、國畫或水彩顏色。
(6)中國畫的用筆主要以下幾個方法:中鋒、側鋒、逆鋒。此外,還有藏鋒、露鋒、散鋒、聚鋒等多種用筆方法。
(7)墨分五色:焦、濃、重、淡、清。中國畫用墨有“墨分五彩”之說,即焦墨、濃墨、重墨、淡墨、清墨。
(8)從筆含水分的多少,又有幹濕之分,歸納為幹、濕、濃、淡四個字。
2.怎樣欣賞中國畫
(1)畫工:畫家的作品可表現出作者的成就。畫麵的形象,就是畫工的具體體現,我們往往主觀批判該畫的好與壞,就是受畫工的影響最大。
(2)布局:布局看來似是畫麵的設計,其實是作者胸懷中的天地,從畫麵布局中表現出來。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的地方甚多,最明顯之處就是“留白”,國畫傳統不加底色,於是留白甚多,而疏、密、聚、散稱為留白的布局。在留白之處,有人以書法、詩詞、印章等來補白。亦有讓其空白的,故從布局可見作者獨到之處。
(3)書法:中國畫與西方繪畫不同之處,其中一項就是書法。國畫畫麵上常伴有詩句,而詩句是畫的靈魂,有時候一句題詩如畫龍點睛,使畫生色不少,而畫中的書法,亦影響畫麵至大。書法不精的畫家,大多不敢題字,雖然僅具簽署,亦可窺其功底一二。
(4)詩句:字畫中的詩詞,往往代表主人的心聲。一句好詩能表現作者的內涵和學識,一句好詩,亦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5)學識:功力及布局可以從畫麵窺其一二,至於作者的學識,對其作品影響很大,故中國有“文人畫”之稱。著名文人,其作品與眾不同,就是一種“書卷氣”。畫家於畫匠之別,學識是條件之一。
(6)人品:西方畫家往往浪漫不羈,遊戲人間。而欣賞者隻觀其畫而不理畫家的私德。中國人不同,畫家或書家如行為不檢、道德敗壞、聲名狼藉、大奸大惡者,即使其作品十分精美,亦無人問津。曆來無人高懸秦檜、盧榿等奸臣作品,而嶽飛的“還我河山”、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成為盡人皆知的好匾額,就是這個道理。
(7)功力:從事書畫修養越久的人,他表現出的功力,是初學者無法掌握的。尤其是書法,老手多蒼勁有力,雄渾生姿。在國畫方麵,其線條、設計、意境亦表現出作者的功力。所以人生經驗豐富的藝術家,其作品往往較年輕畫家有不同的表現,這就是功力。
(8)印文:無論字或畫,常有“壓角”的閑章出現。所謂閑章就是畫麵或書法留白的角落。而印上的文字,有時影響字畫甚大。從印文中也可看到作者的心態,或當時的環境。好的印文,配以好的雕刻刀法,蓋在字畫上,使作品更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