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校道上。
陽光猛烈,拷得數目耷拉下腦袋,樹梢上的知了急躁地叫著,煤渣路上正騰出熱氣。
陳自強手夾帶著生活智慧與哲學下課回來,路中央,黃小麗和鍾秋月那這傘趕來。
“哼”鍾秋月撐開了一把折疊傘,替陳自強擋去炎炎夏日。
建龍匆匆走來,從黃小麗和陳自強兩人之間擠出了一條縫來。
建龍心儀黃小麗說道:小麗,明天上午我們工程管理係沒課,省作協要來老區的德安裏進行一次采風活動, 我們要不要一起……。
陳自強擦擦臉說道:“好你個建龍,果然是見色忘友的家夥,有我們一起加入省作協,這麼重要的活動,你也不告訴我。”
建龍:“你不是一貫看不起省作協的嗎,你可是文人嫁女,隻重名分的。”
“德安裏是風景名區一般不給外人開放的,有這個機會幹嘛不去旅遊一下呢。”
鍾秋月深情凝望這陳自強說道:“自強,這麼好,我也要去啊。”
美女開口,陳自強自然不會拒絕。
清江市的德安裏百裏橋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商品琳琅滿目,熾熱的陽光絲毫沒有影響到商家的積極性。
陳自強和鍾秋月,建龍和黃小麗結伴而行。
黃小麗看著百裏大街:“有沒有搞錯,這條街不過幾百米,怎麼就成百裏大街了。”
建龍:“這裏旅遊局的相關負責人可真會吹,牛在天上飛。”
陳自強笑道:“這可怪不得當地的政府,這條街自古以來還真叫百裏橋。”
鍾秋月表示不懂。
陳自強講道,清朝末年,這裏有個水師提督缺錢花,向朝廷謊報要在小欖鎮上建一座“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百裏街,朝廷缺心眼,撥了巨款,那狗官階級中飽私囊。
建龍:“嗬,我知道了,然後百裏街就變成了今天的百米街了,這還是“麵子工程了”。
鏗鏗四人行,走在大街上,忽然身邊走過來了一個白頭發,七十多歲有點髒的老人家。
老人家步履蹣跚,引起了陳自強等人的注意,老人家顫顫巍巍,走路是弱不禁風,好像跟演員似的。
陳自強和建龍等人走在人流稀少,“旺鋪出租”的小巷子中,老人走在前麵。
陳自強說道:“離她遠點,上年紀的大媽,街上的城管還有農村的留守兒童可是我們的三大特色,別攤上事了。”
建龍一身肥輕抖,開玩笑:“信不信我吹一口氣,那老人家就倒了。”
建龍憋足了一口氣,噗的一聲。
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那老大娘還真的晃晃悠悠倒在地上了。
“哇靠,建龍你吹的是三味神風嗎。”
建龍說道:“不會這麼巧吧,我可沒有拜王林為師,不關我的事啊。”
陳自強此時沒有再多想什麼,十世好人嗎,做好事讓他輕鬆痛快,於是上前去彎下了腰。
老態龍鍾的老大娘睜開了鱷魚的眼睛,忽然回光返照或者是返老還童,噗的一聲,雙手抓到了陳自強的腿肚子。
“大娘你沒事吧。”
老大娘底氣十足,“就是你撞上我的,哎呦喂,我的腰好痛啊,腰快斷了。”
陳自強意識清醒,心中撲撲亂跳:壞了,攤上事了,當雷鋒被雷轟,被訛上了。
鍾秋月,黃小麗愣住了,建龍眼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