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俠女淚》最後結語(1 / 2)

俠女的一聲長吟,留下了永樂掃北魔鬼屠村更多的悲壯。

記敘人間悲壯殘忍殘酷真實的殺戮,應當說,《江湖俠女淚》為殊書之中並不多得的一本。

在這本書中,即包含了曆史本來真實的一麵,也在真實大致與曆史相符的基礎上塑造的一麵。

以及,更多的民間傳說,都融入其中,成為一本完整記載見證,真實發生在明朝膠東永樂掃北,柳升屠村殺人的全過程,與真實和傳說綜合為一書的軍事武俠冊子書。

由於本書的故事,是以五個江湖俠女的喜怒哀樂悲壯為核心,不是以展現白蓮教聖母唐賽兒為主題。因此,關於唐賽兒的故事描寫,隻簡單化了的作為當時的背景來開始和結束。並在簡單描寫唐賽兒故事的過程中,采用了諸多唐賽兒民間傳說中的其中一種,而融入其中。

據民間傳說,關於記載唐賽兒白蓮教起義,在民間可謂有很多種。其中關於有關唐賽兒得天書的傳說就有好幾種,下麵簡單列舉幾個主要傳說以供參考博覽。

傳說之一,唐賽兒與丈夫林三得一石匣,內有天書,寶劍,共同學天書,準備起義。這種傳說未免有些神奇神秘的色彩在裏麵。

傳說之二,唐賽兒在丈夫林三被殺後,從殯葬丈夫林三的墳塋回來的路上,離奇得天書,憤而回來習之,而準備起義。這種傳說也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這種傳說與上麵的傳說,都有一個共同性,都說明唐賽兒先得天書,而後起義。而不同的是,前麵是唐賽兒和丈夫林三共同得石匣天書,後麵是唐賽兒在丈夫林三死後得天書,兩種傳說都記載的很簡單,有截然不同的一麵。

傳說之三,唐賽兒給人治病,病人家窮無以報答,將家傳秘書送給唐賽兒。也就是本文記載的這種。這種傳說,作者認為比較貼合實際,所以《江湖俠女淚》中采取了這種傳說。

但是,不管是那種傳說,其共同點就是,都是唐賽兒先得天書,而後發動起義,並且傳說唐賽兒在給人治病中,通過治病編建發展白蓮教組織,這種傳說也都是一直的,並在治病中發展壯大擴大了白蓮教的影響。

再者,關於傳聞唐賽兒是山東濱州蒲台縣人(今山東濱州市蒲城鄉),林三之妻。記載唐賽兒在1420年(永樂十八年)在青州益都卸石棚寨率眾起義。和一種傳說傳唐賽兒於永樂十八年二月(1420年) 在山東濱州蒲台縣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起事。和另一種傳說傳唐賽兒在山東濱州桓台縣卸石棚寨(今青州市境內),在濱州桓台縣當時災難最為嚴重的地方,發展壯大白蓮教組織起義。作者認為,經過時間變遷,當時明朝時的名字與現在的地名叫法或許有很多不一直的地方,所以采用了其中一種,如果有不當之處,還望海涵。

再關於記載唐賽兒起義的活動地點,也有很多不同的傳說,其中一種是記載唐賽兒在青州於永樂十八年春二月(1420年)在益都卸石棚寨起事。同時,又奔走膠東半島大多數地區和州縣,發動勞苦大眾起義。如山東益都、諸城、安丘、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的廣大勞苦大眾,在她的發動下相繼起義。唐賽兒並以益都卸石棚寨作為根據地,並在卸石棚寨多次與魔鬼兵激戰,最終突圍。這是一種傳說。

另一種傳說,傳唐賽兒在發動膠東廣大地區的州縣勞苦大眾起義後,聯合起義軍攻破了山東軍事重鎮青州,並以青州作為根據地,在青州與率領明軍前來鎮壓起義軍的柳升劉忠進行了激戰,最終因為糧絕不得不突圍。

還有一種傳說,記載唐賽兒率領白蓮教起義軍在青州與柳升魔鬼兵決戰相持後,轉於禦石棚寨最終慘敗。

關於記載唐賽兒青州失敗和柳升殘忍的文轉載一段:

由於奸詐的青州府周經曆偽降白蓮教唐賽兒,和藤縣臨海衛明軍裏應外合,由許知縣和戴指揮帶領明軍裝扮成白蓮教軍兵襲取了青州府城池,當下青州府就亂成一鍋粥了。隨後,總兵柳升帶領幾萬明軍趁勢殺進了青州府,當時青州城裏群龍無首,又是中秋之夜,很多戰將都喝醉酒了,軍兵無有頭腦,亂七八糟,給明軍殺死甚眾,處處流血,處處死屍,最繁華太平的青州府已經變為人間地獄。

總兵柳升的明軍殺進青州府衙,見人齊殺,唐賽兒的男寵蕭韶和香香、芳芳、王嬌蓮、陳鸚兒、碧玉等使女全部給殺死。將軍杜忠、吳秀、王猛喝醉了,動彈不得,在夢中給明軍砍了腦袋,死的不明不白。孫忠義、馬良、戴德三位將軍,倒是沒有喝醉,聞警報帶著大槍砍刀武器衝了出來,卻沒有馬匹,給一群明軍團團圍困,當時就砍殺在一起,明軍弓箭刀槍齊上,幾位英雄拚殺一番,倒是殺死不少明軍,終因力竭,寡不敵眾,全部給明軍殺死,隻有白蓮聖母唐賽兒,失去了蹤影,找遍青州府衙各處,也沒有找見她的身影,仿佛是從人間蒸發了。

卻說總兵侯爺柳升真的是歹毒殘忍,當下命令招降白蓮教軍兵。白蓮教軍兵見沒有了白蓮聖母唐賽兒,軍心大亂,況且各位將軍都已陣亡,大勢已去,隻得丟下武器投降,柳升令明軍收繳所有武器,卻將幾萬白蓮教軍兵押到城外,全部殺頭,埋入深穀,殘忍至極,沒有一點憐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