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沙袋一般製成掩體的話,火焰可以通過縫隙瞬間傳遞到掩體之後的小鬼子身上,那些高溫對人體的傷害,尤其是對眼睛的傷害,那是顯而易見的。
子彈的運行軌跡是直來直去,不會拐彎,但是火焰可以有任何的形體,不受拘束,是以那些躲藏在堅固掩體之後的小鬼子,同樣受到了火焰高溫的灼傷。
一時之間,小鬼子陣地上哀嚎遍野,甚至有人身上已經著火,跳躍出了他們的掩體,暴露在梟龍特戰隊的麵前。
不過戰士們並沒有因此開槍射擊,對於這些被火燒的小鬼子,他們並不想浪費一顆子彈結束他們的痛苦,而是要以這些人為榜樣,震懾其他小鬼子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小鬼子當然不會坐以待斃,雖然前方一線陣地上傷亡慘重,甚至有很多的小鬼子不戰而逃,但是後方的小鬼子指揮官,卻不會輕易的認輸,對於那些逃跑回來的小鬼子,立即就地正法,以肅軍紀。
對於火焰噴射器的使用,梟龍特戰隊早就訓練有素,所以他們火焰噴射的同時,立馬展開了第二輪的進攻,這些步步為營的方略,看似比較的危險,但是隻要掌握一定的火候和速度,那麼小鬼子的反擊,未必能夠有效的阻止他們。
那些被李雲龍搶回來的軍工設備,李雲龍一時之間也難以做出那些威力巨大的炸藥和炮彈,那些對於李雲龍來說,還是比較遙遠的事情。即便是製造出來,他也沒有配套的武器去使用,所以李雲龍反而是利用這些軍工設備和手上現有的原材料,製造了不少的盾牌。
盾牌是冷兵器時代的主要防禦工具,對於現在熱兵器而言,已經並不怎麼實用或者說幹脆的淘汰掉,但是李雲龍反其道而行之,竟然製造了不少重型盾牌。
這些盾牌基本上有兩個人寬,一人之高,厚度達到了和坦克裝備差不多的厚度。
當然李雲龍對於盾牌加了一些小小的設計,就是盾牌的底部安裝了車輪,上麵加了一個斜杠用於支撐盾牌,也就是說在作戰的時候,戰士們可以推動盾牌前進,是一種可移動的掩體。
盾牌之上還有瞭望孔射擊口,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隻不過是因為時間趕得及,目前隻做出了20麵盾牌而已。
劈裏啪啦……
盾牌在兩個戰士的催動之下,朝前緩慢的移動,而射擊孔洞中,火焰噴射器不時的噴發,要不是他們也需要緩衝一下,去緩解高溫避免灼傷,要不然的話連續的發射之下,早就將眼前的小鬼子,給逼迫到絕路上去了。
任何子彈對於火焰噴射器的防護盾牌,都沒有效果,為今之計隻有擲彈筒的打擊,可惜小鬼子的擲彈筒射擊手,早就被李雲龍他們給徹底清除了。
執行這一次定點清除小鬼子擲彈筒射擊手任務的,就是郝家兄弟兩個人,他們兄弟倆聯手之下的威力,幾乎都趕得上狙擊手一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