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東漢末年,太學的發展進入了最高潮,太學生已經發展到30000餘人,成為了漢代士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整個漢朝文化的風向標,在社會中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也是護國軍要爭取的一個重要群體。
說起太學的影響力,它的學生的來源就很說明問題。進入太學的第一步,就是要得到亭、鄉、縣三級的地方鄉紳擔保,地方縣級以上官府的推薦。僅僅這一條,就將絕大多數平民子弟拒之門外了。因此學生的出身都是各大家族的子弟。他們是漢代社會中上層階級的代表,也是漢代社會的主流。
袁紹、曹操、孔融等人都出身於太學。
護國軍缺乏有文化的人才,夏楓就打起了他們的主意。他曾經想到太學招收畢業生,充實膠東地區的軍政管理人才。但是,以夏楓的出身,和護國軍現在的影響力,根本就吸引不了太學生們的注意。
孔融就不同了,他不僅是孔聖人的傳人,太學的出身,地方高管,還是抗擊黃巾軍的英雄。再加上從小就有的神童的傳說,和孔融讓梨的佳話。孔融就是太學生崇拜的偶像之一,在漢末文化界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經過劉賀的努力,經兵部的批準,護國軍駐京辦事處正式成立。劉賀任主任,孔融任副主任。
夏楓和孔融商量,護國軍的京城宣傳攻勢,首先在太學展開了。
在洛陽太學的校園裏,許多學生都紛紛議論著孔融即將前來講學的事情。一個學生說到:“聽說了嗎,孔北海(孔融因為擔任北海郡太守而得名)要來講學了。”
一個學生說到:“他可是咱們太學生的佼佼者,文武雙全,不僅治理北海郡政績顯著,而且還是抗擊黃巾軍的英雄!我好期待他盡快來講學啊。”
另一個學生說到:“我聽說,他已經不是北海郡太守了,現在是什麼護國軍的將領,官名叫護國軍駐京辦事處副主任,咱們大漢朝就沒有這個頭銜,不過品級是從三品呢。”
還有的學生說到:“聽說了沒有,這次孔北海來講學,要從咱們太學裏招收一批官員,到膠東地區任職,全部是實職。而且,官員的薪俸要比其他地方的同級官員高出三成呢。”
一個學生說到:“那有什麼用,不能全額發放,多出來有什麼意思,還不是空的。”
一個消息靈通的學生說到:“這你就不知道了,他們那裏不僅是全額,年終還有獎勵呢!”
其他學生說到:“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