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朝堂之爭(1 / 2)

第二十九章 朝堂之爭

宏偉恢宏的勤政殿,文武百官手持笏板,站立兩旁,李世民高坐在龍椅,目光如炬。

“房愛卿,對於萬國來朝的接待官,你可有合適人員。”李世民望著站立右邊最前端的老臣問道。

曆來接待官都是百官垂涎的肥差,做的好不但可以出彩,還能暗中收獲大量賄賂,這在朝中是總所周知的事,但若是做不好,有損國威,那下場也是極為不堪,通常都會成為擋槍墊背的角色。

房玄齡往前跨一步,行李道:“陛下,今年接待官人員務必選準,不但文采學識要出眾,外貌形象要好,更重要的要才思敏捷,機智過人,方能斡旋出入,彰顯我天朝國威。”

“丞相說的甚是,可以合適人員?”李世民點頭道。

房玄齡思考片刻,道:“臣以為,翰林院學士常建可擔此大任,此人文采學識皆是一流,應該能勝任。”

“恩,此人倒是有些才華。”李世民點頭道。

“陛下,我認為不可。”一約四十來歲男子持笏板而出。

李世民笑道:“禮部尚書孫大人有何高見?”

“陛下,雖說常大人有些學識,但接待官乃是我朝對外溝通窗口,誠如房丞相所言,不僅是學識,還得機智過人,但常大人卻稍微有些不足,略微有些迂腐。”孫景德恭敬道。

李世民思考片刻道:“那孫大人可以人員?”

孫景德臉上有些尷尬,道:“這,目前還沒有?”

李世民有些不悅,正在這時,左邊走出一頭發微白的老者,道:“老臣也覺得常大人非合適人員,此人確實有些酸儒之氣。”

“李老將軍一身虎膽,但這接待官可不是帶兵打仗,不是憑些力氣就能出彩。”杜如晦踏步而出道。

李廣虎目一掃,卻不理會杜如晦,徑直道:“老臣雖常年帶兵,但賞人用人卻也有些眼光。”

“陛下,我推薦一人,此人學識見識俱佳,更難得的事,遇事沉穩,處事也是機敏過人。”李廣又道。

“哦,老將軍所說的是那位大臣?”李世民疑惑的道。

“此人隻當過幾日百夫長。”李廣平靜的道。話畢,朝中頓時議論紛紛,但礙於李廣的威視,倒無人出來打斷。倒是房玄齡略一沉吟,道:“莫非李老將軍說的是秦府三公子?”

“秦府三公子?這是何人?”李世民疑惑更甚。

杜如晦倒是恍然,這秦府三公子他倒是有所耳聞,但據說此人不學無術,乃是紈絝。

“正是,此人就是左武衛秦大將軍府上三公子秦懷玉。”李廣平靜的道,絲毫不在意朝中的議論之聲。

“前段時日,臨安流傳幾首名篇詩文,文采斐然,俱出自此子之首,不久又去北大營從軍,作為秦大將軍家公子,卻能放下身段,擔任小小百夫長,其心態平和可見一斑,入軍後更能以身作則,嚴明軍紀,將一盤散沙變成軍中的翹楚,可看出此子手段。因此,我認為他合適。”李廣道。

“陛下,聽聞這秦三公子乃不學無術,紈絝子弟,雖說是秦將軍府上公子,但還是了解清楚好”,杜如晦道。

其實,對這秦三公子,李世民卻也有所聽聞,幾年前秦叔寶壽辰,李世民也見過此子,確實有些紈絝,不過李廣一向慧眼,難不成當年的懵懂少年真轉性了?正在李世民猶豫不決時,風姿卓絕的皇後輕輕笑道:“這秦三公子本宮倒是見過,確實一表人才,且文武兼備。”

“說來,這秦三公子倒是跟杜大人愛女有些淵源勒。”皇後笑著看了杜如晦一眼。

杜如晦愕然。自己女兒怎麼會跟秦三公子扯上關係,但既然皇後說起,回府後看來還得好好問清楚。

“既然李老將軍跟皇後都推崇,明日召他入宮,對了,讓秦老將軍也一起,有些時日不見,朕有些掛念了”李世民感慨道。

此言一處,一幹大臣皆不再言語,秦叔寶久不在朝,但皇恩卻不減,當年他因病請辭,眾人皆以為他會漸漸被遺忘,如今看來,顯然是想多了。

“沒其他事,退朝吧”李世民揮揮手,轉身進入內殿。

一幹臣子紛紛踏出勤政殿。

“房大人看來心情不佳啊。”孫景德快步追上。

房玄齡轉身看了他一眼,臉上沒任何表情波動,道:“孫大人多慮了,老臣隻是年世已高,身體偶有不適罷了。”

“那老丞相可要注意身體啊,不要太過操勞。”杜如晦笑道,臉上卻沒有關切之意。

“哼,杜尚書還是關心下自己吧,萬國來朝將至,如今聽聞臨安暗流湧動,你該把心思當這上麵才是。”房玄齡冷道。

“那就有勞丞相提醒了。”杜如晦笑道。

客套一番,幾為朝中重臣分道而行。杜如晦遠遠望著房玄齡的背影,暗道一句:“哼,老匹夫!”對於剛才房玄齡的接待官的提議,他其實是清楚的,常建乃是九王爺帳下幕僚,而九王爺乃是房玄齡女婿,若是常建擔任接待官,不僅可以在朝中提升地位,更能光交四邦鄰國。而當今皇上對太子漸漸冷淡,各皇子暗鬥激烈,作為九王爺的嶽丈,自然是有所偏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