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次香港不能總在賓館呆著吧。早上起來三人盤算著吃點什麼,美黛從網上搜了半天,去了一家魚蛋粉店。魚蛋粉是以爽滑幼細的米粉為主料,以魚幹、豬骨熬湯作為湯底,再加上魚蛋、牛丸、炸肉卷、魚塊等配料製成。魚蛋又叫魚肉丸子,味道細膩鮮美,米粉入口香滑。在黃超麵前也不用裝淑女,三人吃的唏哩呼嚕。周薇薇總結道:“爽!”
吃完早點,黃超帶著二美去了荷裏活道。黃超早就聽說香港古董街荷裏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也被國外報紙評為“一輩子必須走一趟的街道”之一,據說這條街也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條街。三個人來到這兒,見四處都是“畛畛軒”或“畛畛齋”之類的,就能判斷出到了古董街。粗略一看賣瓷器、珠寶、家具、書畫等店鋪,分工細致而專業,和國內城市的古董交易市場沒什麼兩樣。
看到一家專賣雜項的店鋪,黃超想來趟香港應該給女人買個趁手的玩玩,於是走了進去。黃超說道:“你倆也看看,喜歡什麼買下來留個紀念。”
周薇薇一上來就看中了一對扇子,拿在手裏把玩。黃超瞅了一眼,翠綠色的扇柄,潔白的羽毛,倒也精致。周薇薇問道:“老板,多少錢?”老板是個中年人,說道:“兩百元一對兒。”黃超拿起來看看說道:“這不就是鵝毛的嗎?一隻鵝也賣不了一百呀?”老板道:“不能這麼說,這扇子是純手工製品。你看這羽毛都是精心挑選的,多像火焰?手柄做工也很精良,像玉質的吧。我沒有蒙你們說是翡翠的扇柄就不錯了。”
黃超才仔細看了看扇柄。扇柄通體墨綠,頗有翡翠質感,柄尾墜流蘇,竟然古意盈然。黃超想了半天也沒想出這是什麼東西。周薇薇說道:“不就是二百嗎?你猶豫啥,買了,我和美黛一人一個。”這倒也是,黃超掏出兩百元給了老板。在店裏轉了一會兒,沒有在看到喜歡的,三人走了出來。
出了店,黃超腦海了一閃,說道:“薇薇,我再看看。”拿起羽扇仔細一看,好東西,黃超說道:“薇薇挺厲害,撿了個小漏,這是虯角柄羽扇。”周薇薇問道:“什麼是虯角?”黃超道:“實際上就是海象,在古代認為是虯龍。虯角就是指將海象牙染成翡翠綠色,它的斷麵成腦狀,密度比象牙大,有一定的手感和質感。最關鍵的是這種將海象牙染成綠色的工藝隻有清代造辦處獨有,其製作的器物一般也隻供宮內人員或皇親國戚、朝廷大員享用。所以說,這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雖說是清代造辦處出品,但是聽到這是染色的,周薇薇也興致不高,說道:“這是染色的呀,會不會掉色?”黃超道:“放心吧不會掉色,你看著一百多年了,還是墨綠如新嗎?過去的燃料都是天然的,而且這種染色技術已經失傳。”周薇薇說道:“這麼說,我也有古玩的天分?”黃超拍馬屁道:“那是,隨便一出手就能撿漏,不是天才是什麼?”周薇薇撇撇嘴說道:“我怎麼聽到有自誇的嫌疑?”馬屁拍到馬腳上了。
挨著走了幾家店鋪,個個清幽雅致,更讓黃超驚訝的是,這兒老板的水平都很高,想撿個漏是難上加難。走進一家瓷器店,黃超走不動了,琳琅滿目,各朝各代的瓷器都有,不乏精品,像走進了一家瓷器博物館。一邊欣賞一邊讚歎不絕,立誌一定要開一家博物館。當看到一套小碗時,黃超被瓷器的精美震驚了。這套小碗一共四個,有碗有蓋,分別為紅月季、紅芙蓉、紅秋菊、紅臘梅四種紋飾,晶瑩剔透,似玉泥嫩肌般溫潤可人,標價八十八萬。
黃超第一感覺就知道,這是毛瓷!黃超回頭看看老板:“老板,這套瓷器八十八萬?”老板是位中年男子,走過來操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說道:“是滴。”黃超問道:“老板,看著也不像古董,怎麼這麼貴呀?”老板說道:“小夥子,你不知道啦,這是紅色官窯瓷啦。”黃超一聽懂行,隻好說道:“我想買這套,能不能優惠?”老板說道:“小夥子,香港和大陸不一樣,不會漫天要價滴。紅色官窯你應該知道,雖然當初把精品挑選後送往中南海,剩下的流落到民間。但是像這樣成套的也不多見啦。你要誠心買九折吧,吉利數,八十萬怎麼樣?”黃超點點頭,付了八十萬走人。
黃超一直希望收藏毛瓷,沒想到在香港遇到了。
一說毛瓷,大家腦海了就會出現“水點桃花”這個詞。所謂水點桃花是指圖案選用了釉下紅梅和釉上水點桃花。之所以用梅花和桃花,是因為毛主席喜歡這兩種花。我們隻知道主席喜歡梅花,一首《卜算子·詠梅》耳熟能詳,卻不知道主席更喜歡桃花,而“水點桃花”就是主席親點的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