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女人如此和諧,黃超的生活美好起來,雖然未來的路還很難,但是目前還是很愜意的,用李茹的話講,大家得過且過吧。黃超樂不思蜀,以至於都忘了手串的事兒,直到古老打電話催他去取才想起來。
古老不客氣地收了黃超兩串海黃,但是也很用心,把所有的珠子精心挑選分類,用絡繩穿好,每個手串上都配有佛頭。黃超看了很滿意,又給古老留下一萬元的手工費,古老還是不客氣地收了起來。黃超鬱悶地說道:“你也不客氣一下?”古老道:“對你這樣的土豪我有啥客氣的?我給你數過了一共八十五串。你這都是精品,平均按三萬一串也能賣個二百五,還在乎這點兒?”黃超心想,你這為老不尊的,你才是二百五呢,我這是要孝敬老丈人的,不過嘴上卻不敢說。黃超把手串裝進包裏說道:“謝謝了,有好東西記著給我說。”
出了古木軒,黃超想想先去博古通今看看,給德叔和李哲各一串。到了店裏,爺倆都在。李哲見黃超進來大驚小怪:“呦嗬,活著回來了?聽說去日本了,也不給哥帶點禮物?”黃超道:“日本的東西哪有咱們中國的好啊,給你。”拿出一幅扔給李哲,然後坐到李德麵前。黃超又拿出一幅遞給李德,說道:“叔,這是給您的,看看怎樣?”李德笑著接過了手串。
李德還沒說話,就聽李哲喊道:“不錯啊兄弟,虎皮紋正芯滿紋全X對眼,真是海黃?叔,您看看是不是海黃?”李德道:“不用看,我聽老古說了。”李哲笑著說道:“好妹夫,謝謝啊。我結婚時錢不夠就把它賣了。”這都是什麼人呀,黃超無語。
李德笑笑說道:“這一陣兒挺忙的哈。我聽小茹爸爸說了,沒少給國家做貢獻啊。”黃超道:“那都是機緣巧合。”李哲道:“黃超,以後有什麼好事記著帶上你哥,順便我也發點小財。”黃超道:“發財得有發財的命,是你的終歸是你的。”李哲道:“沒準我就要發財啦,前兩天那個五哥給我打電話,約我去鏟地皮呢,你去嗎?”說真的黃超現在對鏟地皮已經沒多少興趣,隨口應道:“去的時候給我打電話,有空就一起去。”
和德叔聊了一會兒,黃超回到自己的店裏,拿出一幅手串送給汪東海。專家自然厲害,汪東海一看就知道是海黃極品,說道:“謝謝黃老板,但是這我不能收,這太貴重了。”黃超道:“沒事,咱有的是。”說著打開背包放到汪東海麵前。汪東海又被黃超震到了,看著一包手串,感慨道:“大手筆!大手筆!那我就謝謝了。”
黃超挑了兩幅紋路不同的手串,遞給林玥說道:“你爸爸喜歡這些,拿兩串給他玩吧。”林玥拿起了手串,把玩一會兒說道:“每串十二顆珠子有講究嗎?”黃超看看汪東海說道:“汪老師,我說?”汪東海說道:“你來吧,現在在你麵前我都沒有自信。”
黃超道:“汪老師您捧殺我。”然後笑著對林玥說道:“你是應該了解一點,別回家讓你老爸笑話,開古玩店的還沒業餘愛好者知道的多,那還行?這手串呢就是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最早用於念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佛珠主要分為:持珠、佩珠、掛珠。持珠就是用手掐撚或者持念的佛珠;佩珠是指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掛珠就是掛在頸上的佛珠。最初的念珠專用患樹的種子,稱“無患子”,取義消災避難、斷除隱患。後來演變為多種,有石珠、骨珠、蚌珠、木珠、瓷珠、玉珠、陶珠、水晶、瑪瑙、琉璃、樹種、東珠、象牙等等。”
黃超喝口水又說道:“佛珠發展到現在,也成了一種文化,賦予了很多內涵,講究很多。咱們主要說說手串。這次主要是根據板材的厚度,正好做成18mm的珠子,這樣的直徑一幅手串12顆佛珠正好。12顆佛珠代表‘十二因緣’,這十二因緣指‘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死’;還有其他的,比如13顆佛珠的含義指佛教傳入中國宗派為十三宗;14顆表示觀音菩薩與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眾生同一悲仰,令諸眾生獲得十四種無畏的功德;而18顆俗稱“十八子”,所謂“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塵、六識。”
林玥說道:“你別再說了,我記不住。老爸愛嘲笑就嘲笑吧。”汪東海也震驚地說道:“黃老板,你這腦子裏裝著字典呢?以後在你麵前我閉口不言。”林玥道:“汪老師,別被他忽悠了,他就是腦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