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第2章

一九五0年十月十九日,誌願軍38、39、40、42軍和三個炮兵師26萬人,分別在鴨綠江的安東、長甸河口、輯東三個渡口靜悄悄地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

此時,朝鮮人民軍建製已經完全被打亂,朝鮮首都平壤即將陷落,戰局危如累卵。誌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甚至找不到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費勁九牛二虎之力才知道金日成在朝鮮大榆洞。此時金日成手上成建製的部隊隻有三個師,一個師在德川、寧邊以北,一個師在肅川,一個坦克師在博川,還有一個工人團和一個坦克團在長津,其它被打散的部隊正在零散北撤。

這說明,朝鮮人民軍已經被打殘,短時間內難以擔負重大戰役戰鬥任務,隻有靠剛剛入朝,對戰場完全不熟悉的誌願軍支撐危局。剛剛進入朝鮮的誌願軍麵臨的戰局十分險惡。

與此同時,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正在指揮部隊凶猛向北進攻,其第8集團軍已經渡過清川江,南朝鮮第6師甚至前進到鴨綠江附近的一個小村莊。

其第七團到了鴨綠江邊,不斷向鴨綠江對岸中國境內開炮打槍。形勢嚴峻到無法形容。由於朝鮮北部山高路險,美軍飛機又不斷轟炸封鎖,誌願軍前進受阻,除40軍兩個先頭師和42軍一部到達北鎮以東、雲山以北外,其它部隊距敵人還有數十公裏。

彭德懷在大榆洞發電命令各軍加速前進,可是,各軍各師具體都在什麼位置卻始終聯係不上。24日天亮以後,誌願軍40軍118師從北麵趕到。彭德懷命令118師師長鄧嶽:“現在人民軍正在撤退,敵人追得很急。118師必須在溫井就地展開,埋伏待敵,形成一個口袋陣,把敵人放進口袋狠狠打,掩護我主力集結。”

10月25日,13兵團部和誌願軍總部會合組成自願軍領導機關,鄧華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洪學智、韓先楚任副司令員,解方任參謀長,杜平任政治部主任,朝鮮人民軍的樸一俞任誌願軍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

作戰處副處長成普根據敵我態勢圖向大家報告最新情況。敵軍多路急進,南朝鮮第6師先頭部隊占領古場洞向楚山開進;第8師到達寧遠尼經熙川向江界攻擊;第1師進抵寧邊,直指昌城;英27旅經安州向新義州進攻;美騎1師、步兵第2、第24、第5師等在平壤集結;美陸戰1師及步7師在元山登陸。恰在這時,毛澤東發來電報:“南朝鮮第6師向楚山進攻,第8師兩個團可能至熙川,第1師已到寧邊,正向泰川、龜城進攻。美英軍已過新安州。敵人至今不知道我軍情況。注意運動中殲敵。”

根據敵情和毛澤東電報精神,誌司研究決定,改變原來的作戰計劃,把陣地防禦戰改為在運動中尋機殲敵。各軍師適時捕捉戰機,分頭殲滅敵人冒進的一個團或兩個團,求得數次戰鬥殲敵一到兩個師,停止敵人到處襲擾,穩定軍心民心。具體部署是,西線以第39軍集結雲山地區,第40軍集結溫井以北、北鎮以東地區,待機殲滅南朝鮮第6師,迫使南朝鮮第1師增援,將其殲滅在雲山以附近。

第38軍並指揮125師集結熙川及其以北地區。東線以第42軍兩個師部署於長津以南黃草嶺、赴戰嶺附近進行防禦,牽製東線之敵,保障西線側翼安全。命令在國內鴨綠江邊待命的第66軍從丹東過江,向鐵山方向前進,阻擊英第27旅可能的增援。此刻,誌願軍26萬大軍過江已經快一個禮拜,但朝鮮戰場還是比較平靜。

十月二十五日晨,誌願軍40軍118師的指戰員們靜靜地趴在陣地上,他們將在這裏打響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的第一槍。

南朝鮮第2軍團軍團長劉載興接到美軍沃克中將命令,命他迅速推進,與6師7團保持平衡,保證整條戰線的安全。劉載興不想單獨推進,因為他知道,周圍的美24師、英27旅有的正在休整,有的進展緩慢。要是他的部隊朝前急進,弄不好就有危險。但是軍令如山,猶豫不得,隻好命令第6師師長金鍾吾準將,讓他派一個加強營附一個炮兵中隊向溫井前進。劉載興提醒金鍾吾,中國人善於使用口袋戰術,注意不要中埋伏。但是金鍾吾不以為然,反而嘲笑劉載興膽子小。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部隊一頭紮進了鄧嶽的口袋。上午十時南朝鮮6師2團一個加強營和炮兵中隊,由溫井方向向兩水洞開進。

這股敵人比較大意,連搜索部隊和尖兵也沒派,大搖大擺順著大路鑽進了118師的伏擊圈。師長鄧嶽命令手下的三個團攔頭、截尾、掐腰,突然發起猛烈進攻。南朝鮮部隊沒有想到在這裏會遇到伏擊,被打個措手不及,大炮都沒有卸下炮衣就做了俘虜。夾在南朝鮮部隊中的美軍顧問也束手就擒。僅僅一個小時,戰鬥利索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