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2)

孟鈺歎聲道:“在這書生麵前,任何人都會感到汗顏。 Ww WCOM”

白玉簫奇道:“任何人?難道也包括你?”

孟鈺道:“沒錯。”

白玉簫道:“此人難道有什麼故事?”

孟鈺道:“此人名叫宋興,是個才,三歲識字,八歲後四書五經倒背如流,十二歲便會作文章詩賦,十三歲中科舉獲鄉試第一,十五歲中當年科考狀元。當科考揭榜後,襄陽城破的消息亦傳到了臨安。當時宋興正與當科榜眼探花,在醉仙樓接受臨安權貴的邀請飲宴。聽聞臨安城破消息後悲痛不已,但見那些權貴不知思憂,仍歡歌笑語,飲酒作樂,心中大怒,掀翻酒桌,痛罵在場權貴不知忠義。”

白玉簫驚道:“那他豈不是把那些權貴得罪了?”

孟鈺點頭道:“沒錯,在場權貴乃各部太尉,皇親國戚。宋興這一罵不但把寒窗苦讀十年得來的功名罵沒了,還被下到大獄裏,隻等秋後問斬。”

白玉簫驚奇道:“可他直到今才死。”

孟鈺道:“那是因為當時朝中有些正直的大臣,愛其才氣,上書向皇上力薦求保,皇上得知其所為乃忠君之舉,便下旨放了他,卻永不錄用為官。”

白玉簫道:“看來那皇帝並不算太昏庸。”

孟鈺道:“沒錯,隻是朝中奸佞之臣盡給他進讒言,皇上又豈能得知朝堂之外的事?所以當臣子作奸犯科,做皇帝的難免要背黑鍋,備上昏君的罵名。”

白玉簫道;“得沒錯。可歎這宋興既是文儒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便敢隨義軍上陣殺敵,令人敬佩。”

孟鈺道:“你如何知道宋興不會武?”

白玉簫道:“難道他會武?”

孟鈺道:“這宋興被皇帝放出牢後,自覺身世悲慘,自歎宋室江山將淪落蒙古鐵騎之下,便去到西湖邊,投湖自盡。”

白玉簫奇道:“不知又是誰救了他?”

孟鈺道:“當時文世傑文大俠正巧遊湖,見有人落水,急忙將宋興撈起來,並問為何想不開。宋興出遭遇後,文世傑知他是當科狀元,便勸他勤練練武藝參加義軍。”

白玉簫道:“那文世傑難道便是現在的義軍領文大俠?”

孟鈺道:“沒錯,當時文大俠將宋興帶回聚義莊,並傳授宋興流雲劍法。”

白玉簫奇道:“流雲劍法?”

孟鈺道:“流雲劍法是一套快劍,使出後如行雲流水般,不但好看,還快。”

白玉簫點頭道:“下武功,唯快不破,想必宋興學成後,必定很厲害。”

孟鈺道:“宋興得文大俠傳藝後,勤加苦練,終將流雲劍法練得精熟,在江湖中亦有名氣,在同輩中我想不起來有誰能打得過他?可惜今。”

道此,孟鈺一聲長歎。

他倆又去抬下第二具屍體,放入坑中。

這是一具女子屍體,身穿紅衣,體形微胖,此時麵色慘白,毫無血色,卻仍顯露出姣好的輪廓。

白玉簫歎道:“想不到義軍裏,竟有女流之輩。”

孟鈺道:“抗元保宋,不分男女,亦不分老弱婦孺。看來這女子雖是女流之輩,卻是當代的穆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