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50 為自己儲蓄“人情”?(1 / 3)

法則50 為自己儲蓄“人情”

人情,是一種資源,應該在最需要的時候用。人情是“消防隊員”,救急不救窮。也就是說,人情可以幫助你,但是卻是一筆可以使用而不宜透支的資源。 

戰國時代有個名叫中山的小國。有一次,中山的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當時正巧羊肉羹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有一個沒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馬子期,此人懷恨在心,到楚國勸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是個強國,攻打中山易如反掌。中山被攻破,國王逃到國外。他逃走時發現有兩個人手拿武器跟隨他,便問:“你們來幹什麼?”兩個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曾因獲得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就是他的兒子。父親臨死前囑咐,中山有任何事變,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甚至不惜以死報效國王。”

中山國君聽後,感歎地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矣。”即給予不在乎數量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卻由於一壺食物而得到兩位勇士。

這段話道出了人際關係的微妙。

一個人在充滿競爭的社會中能不能站得住,行得通,吃得開,關鍵一點是看他占有了多少人情。“有了人情好辦事,沒有人情事不成”,人情的重要性似乎無須解釋,從這句諺語中足見一斑。

在這個世界上,若想活得出色,活得風光,就必須有一些能使自己成才、成器或成事的路子,包括生存的路子,發財的路子,升官的路子或者成就某一事業的路子。這些路子都不是能靠自己單槍匹馬的力量硬闖出來,必須借助他人指導、引薦、支持或幫助才能找到方向,踏上征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路子都是別人給的,或者說是別人幫助開拓的。那麼,天下之大,人事之繁,別人為什麼要單給你路子?為什麼樂意幫你開拓路子?答曰:人情使然,有了人情也便有了路子,人情大路子寬。

人情可以從兩個視角上理解:一是你對別人的“情分”,二是別人對你的“情分”。你對別人的“情”施與多了,從對方的角度看,他就欠了你的“情”;如果別人對你的“情”施與多了,從你的角度看你就欠了對方的“情”。一般來說,“人情”是以三種形式進行傳遞的。

一是以物質形式進行傳遞。比如,給對方施與錢物,彼此禮尚往來,互助互益,時間長了,人情越來越重。

二是以精神形式互相傳遞。比如,彼此交流思想,傾訴心腸,互通信息,相互學習,或者趣味相投,感受相近;或者彼此關愛,相互體貼,相互慰藉,這樣溝通多了,也就自然而然產生了“人情”。

三是以互助形式相互傳遞。比如,互相幫忙解決困難,或者為對方成就某種事業出過力,說過話,辦過事,等等,都可以在彼此之間換取“人情”。

明白了“人情”是怎麼得到的,也就明白了“人情”應該怎麼還。“還人情”是知恩圖報的表現。但從處世分寸的角度上看,對別人的“人情”欠多了也就像負債一樣,感到很有壓力,或者叫“活得很累”。若想讓自己活得更好,活得更輕鬆,就應該適當地給予別人“人情”。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別人所欠下的“人情”就會像“湧泉”一樣還給我們。

對待人情必須把握分寸,把握輕重。如果處理不當,你即便給別人施情,別人也不會接受;你向別人求情,別人也不會幫助你,更何況世上還有很多勢利之徒,他們對待人情更是“看人下菜”,“人在人情在,人走茶就涼”、“樹倒猢猻散”,於是有人慨歎“人情有冷暖,世態有炎涼”。所以,如何對待人情是每個人都應該把握的大學問。

人情是一種愛心,是一種義氣,更是一種恩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沉甸甸的,它積澱在人的心裏,讓人經久難忘,讓人既有一種欣慰感,又有一種負債感。而且對這筆人情債,一旦有了償還的機會,便毫不猶豫地回報給對方,好像除了講義氣,還了卻了一樁心願似的。

當然,償還人情的形式是沒有界定的。

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窮人,一枚銅板的幫助可能會使他握著這枚銅板忍一下極度的饑餓和困苦,或許還能幹番事業,闖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對於一個執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幫助可能會使他建立做人的尊嚴和自信,或許在懸崖勒馬之後奔馳於希望的原野,成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裏,對一個正直的舉動送去一縷可信的眼神,這一眼神無形中可能就是正義強大的動力。對一種新穎的見解報以一陣讚同的掌聲,這一掌聲無意中可能就是對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就是對一個陌生人很隨意的一次幫助,可能也會使那個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難得和真情的可貴。說不定當他看到有人遭到難處時,他會很快從自己曾經被人幫助的回憶中汲取勇氣和仁慈。

其實,人在旅途,既需要別人的幫助,又需要幫助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說,幫人就是積善。被幫助的人就收到了一份人情。

但是人情必須建立在彼此需要的基礎上,而且利用人情也要講究分寸,失了分寸,人情會越做越小,路子會越走越窄;得了分寸,人情會越做越大,路子會越走越寬。

但不論是送人情還是還人情都應該考慮到對方的麵子。有損於對方麵子的人情隻能是個負數,你不但得不到對方的關愛,還會得到對方的怨恨。麵子是一種尊嚴,尊嚴是萬萬不可傷害的,這裏的人情和麵子的關係非常大,兩者不可有半點疏離,不可有半點割舍。所以,中國人把人情和麵子合而為一,組成一個詞,叫做“情麵”。

情麵是送人情和還人情的一種分寸,顧及人情更要顧及尊嚴,尊嚴比人情更重要,一旦傷了尊嚴,人情也就不值錢了。

很久以前,某君去拜見當地一位首富,想跟這位首富借點錢,恰好那天首富興致很高,便爽快地答應借與某君兩塊大洋,末了還大方地說:“拿去開銷吧,不用還了!”某君接過錢,小心翼翼地包好,就匆匆往等著急用的家裏趕。首富衝他的背影又喊了一遍:“不用還了!”第二天大清早,首富打開院門,發現自家院內的積雪已被人掃過,連屋瓦也掃得幹幹淨淨。他讓人在村裏打聽後,得知這事是某君幹的。這使首富明白了:給別人一份施舍,隻能將別人看成乞丐。於是他前去讓某君寫了一份借契,某君因而流出了感激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