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誌真這小花招當然瞞不過韓振陽的眼睛。
但韓振陽沒有直接拆穿,他更好奇的是這陳誌真會怎麼做。因此像什麼都沒發現一樣伸手去接根本不存在的“翡翠珠子”,嘴裏還信誓旦旦的保證,“放心,我就看看……”
他的手剛伸出去,在快要跟陳誌真的手掌接觸的時候,陳誌真虛握著的手掌忽然一翻,直接抓向他的手腕,速度很快,角度也很刁鑽,更重要的是出其不意,顯然是想要抓住他的手腕,而且用的招式竟然也是太極拳中的小擒拿技法。
在傳武實戰中,一旦拿住對手的手腕,就能順勢展開許多攻勢,不管是擒拿還是摔打或者進行貼身擊打都可以。
當然,前提是能拿住對手的手腕不讓對手掙脫,如果讓對手掙脫,那局勢可能就會翻轉,因為傳武實戰一般都是貼身短打,非常凶險,局勢轉換非常快,某一方稍有不慎,之前就是占據再大的優勢也有可能瞬間落敗。
所以一般不是特別有把握,練傳武的不會以擒拿纏腕做起手式。
但陳誌真就這麼做了,而且非常幹脆,動作非常敏捷,手腕像蛇一樣一繞就纏在韓振陽的手腕上,五指一扣就牢牢的扣住了韓振陽的脈門。
所謂的脈門,其實就是神經、血管、肌腱等肌體的交彙處,人們常說的穴位就是這裏,自己捏手腕內側的時候輕輕一捏都覺得疼,練武之人指力很強,發力一捏,真能使對手疼到整條胳膊無法發力。
當然,也有反製的訣竅,不光太極拳有,其他拳種也有反製對方擒拿的技巧,一般無外乎借助全身的力量或撐、或捌、或繞,反正就是利用人體骨骼的杠杆原理使自己的手腕從對方的擒拿鎖扣中掙脫出來。
但韓振陽卻一動不動,任由陳誌真捏著。
陳誌真一擊得手,興奮異常,扣住他的手腕順勢就是一招手揮琵琶。所謂的手揮琵琶,就是利用反關節原理,一手擋在對手的內側,另外一手大力擊打對手的肘部,力量足夠大的話,一招就能把對手的手臂從手肘處砸斷。
當然,如果不是以傷人為目的的話,擊打部位可以調整,比如說擊打對手的肩膀,這樣隻會把對手給砸倒。原理很簡單,就是一點杠杆原理和反關節技巧,再加上適當的上步別腿,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招式是這麼個招招式,怎麼用全看使用者的心思,是切磋還是傷人,全在使用者一念之間。
陳誌真打的就是他的手肘,很顯然,目的就是斷他一臂。
但他依然一動不動,任由陳誌真的掌根狠狠的砸在他的手肘上。別說,這陳誌真的功力還真不弱,一張下去看上去不聲不響的,力量卻不小,勁兒很足,如果換成其他人,哪怕是黃清源那樣的傳武高手過來,這手肘也要被砸的反向折斷。
可他的身體隻是輕輕的晃了一晃,手臂幾乎是紋絲不動,還是哪個角度,仿佛是鐵打鋼鑄的一般。
本以為一擊得手能將他生擒活捉的陳誌真,發現這點,臉色瞬間變了,但反應很快,順勢起右腳直踢他的小腹,而且是腳尖朝上,要多毒辣就有多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