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十月革命(6)(3 / 3)

斯莫爾尼宮熱火朝天,彼得格勒通宵激戰,各種報告和請示從四麵八方送到列寧手中。列寧不時派出信使,及時給予指示和處理。

參加起義隊伍的工人赤衛隊、衛戍部隊和波羅的海艦隊的革命士兵共20萬人投入戰鬥。而克倫斯基政府從前線急調的軍隊尚未趕到,留守彼得格勒的武裝力量,連哥薩克、士官生、“婦女敢死隊”之類的力量合起來也隻有幾萬人。革命形勢呈排山倒海之勢,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經過激戰,到11月7日淩晨,起義隊伍已占領了各主要橋梁、火車站、電話站、發電站、銀行等戰略要點,除政府藏身的冬宮瑪麗婭宮、總參謀部等附近的一小塊地區外,整個城市實際上已掌握在起義隊伍手中。上午10時左右,克倫斯基化裝成水兵乘坐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出彼得格勒。

從11月6日深夜至7日淩晨,列寧還主持召開了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會議,會議聽取了關於武裝起義進展情況的彙報,討論並決定俄國新政府的名稱為“工農政府”,政府成員為“人民委員”,初步確定了人民委員的人選,討論了製定土地法令的問題。

11月7日上午,列寧起草了《告俄國公民書》,由“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電台以軍事革命委員會的名義播發,並在當天的報上發表。文中宣布,資產階級政府已被推翻,國家政權已轉到軍事革命委員會手中。下午1時,起義隊伍攻下了預備國會所在地瑪麗婭宮,解散了預備國會。下午2時35分,列寧出席在斯莫爾尼宮舉行的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蘇維埃緊急會議。當他在會場出現時,會場上響起了暴風驟雨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列寧在會上作了關於蘇維埃政權的任務的報告。列寧指出,布爾什維克始終認為必須進行的工農革命已經成功了,俄國開始步入新時代,從現在開始應著手建設無產階級的新國家。會議順利通過了列寧起草的決議。

下午6時,起義隊伍已將政府盤踞的最後一個據點冬宮完全包圍。冬宮位於市中心,是原沙皇居住地。它背靠涅瓦河,麵對一片開闊廣場,是一座高22米、寬160米、長200米的豪華典雅的建築物,有1050個大小廳房。克倫斯基逃跑後,政府各部的官員全龜縮於此。1500多名士官生、哥薩克部隊和“婦女敢死隊”死守。革命軍事委員會向政府發出最後通牒,令其於6時20分停止抵抗,繳械投降。政府接到通牒後,以要與前線大本營協商為借口,拖延時間,企圖頑抗。於是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以武力解決。晚上9時,彼得保羅要塞發射3發信號彈,進攻開始。晚上9時40分,起義水軍駕駛“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開進涅瓦河,向冬宮發射炮彈,冬宮陣地內的敵人頓時一片慌亂,大門被人從裏麵打開,士兵、水兵和赤衛隊員趁勢衝進去。深夜2點15分,隊伍完全占領冬宮,政府的各部部長全被逮捕。至此,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已取得全麵勝利。

當攻占冬宮的戰鬥正在激烈進行時,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大會在斯莫爾尼宮開幕。出席大會的代表約670名,布爾什維克390名,占了大多數,同情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左派社會革命黨人169人,而右派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不到100人。

斯莫爾尼宮的大廳內人聲鼎沸,擠得水泄不通。10時40分,在會議主持人一個勁兒使勁搖鈴後,大會宣布開始。孟什維克和右派社會革命黨人眼看自己處於少數和孤立的地位,拒絕推選自己的代表參加主席團,他們發表了一份聲明,攻擊武裝起義是“搞軍事陰謀”,是“對祖國和革命的犯罪行為”,“規勸”工人和革命士兵要“及時醒悟”,宣稱“唯有組織統一民主政權才能製止國內戰爭”,恫嚇說“軍隊將從前線開臨彼得格勒,會將城市徹底摧毀”。革命形勢已明朗化,他們的理論已沒有市場,在一片斥罵聲中灰溜溜地退出會場。次日淩晨3時10分,大會接到攻下冬宮的捷報,頓時全場沸騰,歡聲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