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和陌生人縮短距離
第二十章 和陌生人縮短距離
一回生,二回熟。在人際交往中,你不能隻在熟悉的人中兜圈子,而是要經常走出去,呼吸新鮮空氣,接觸一些陌生人。對於陌生人,如果方法得當、說話投機、配合默契,就可能成為知己;反之,有可能成為冤家對頭。
而機遇是一個捉摸不定的寶貝,他偏愛有準備的人;本來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隻要其中一個先伸出友誼的手來,陌生人也許就會變成朋友。
善待陌生人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許多陌生人,他們迎麵而來、擦身而過。陌生人對我們的影響至關重大,讀懂陌生人,抓住與陌生人相逢的機遇,或者防範陌生人,都是人生處世的必須。
與陌生人接觸是搞活關係必經的一步,朋友都是從陌生到熟悉一步一步過來的。這種能力不僅能為你增加更多的朋友,還能讓你的交際能力大為提高。一個和陌生人都能相見如故的人,那和朋友的關係就一定不會差。
多年來,阿迪斯以記者身份往返世界各地,他和陌生人的談話有許多是畢生難忘的。他說:“這就好像你不停地打開一些禮物盒,事前卻完全不知道裏麵有什麼。老實說,陌生人吸引人之處,就在於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
我們過去從來沒有見過的人,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因為我們可能對一個陌生人說出我們時常想說但又不敢向親友說的心裏話,他們因此成了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麵新鏡子。
如果運氣好,和陌生人的偶遇還會發展成為天長地久的友誼。仔細想來,我們的朋友哪一個原來不是陌生人?所以,阿迪斯說:“世界上沒有陌生人,隻有還未認識的朋友。”
如何對待陌生人,對我們的生活影響至關重大,甚至陌生人能起關鍵性的作用。
戰國時代有個名叫中山的小國。有一次,中山的國君設宴款待國內的名士。當時正巧羊肉羹不夠了,無法讓在場的人全都喝到。有一個沒有喝到羊肉羹的人叫司馬子期,此人懷恨在心,到楚國勸楚王攻打中山國。楚國是個強國,攻打中山國易如反掌。中山國被攻破,國王逃到國外。他逃走時發現有兩個人手拿武器跟隨他,便問:“你們來幹什麼?”兩個人回答:“從前有一個人曾因獲得您賜予的一壺食物而免於餓死,我們就是他的兒子。父親臨死前囑咐過,如果中山國有任何事變,我們必須竭盡全力,甚至不惜以死報效國王。”
中山國君聽後,感歎地說:“怨不期深淺,其於傷心。吾以一杯羊羹而失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即“給予不在乎數量多少,而在於別人是否需要。施怨不在乎深淺,而在於是否傷了別人的心。我因為一杯羊羹而亡國,卻由於一壺食物而得到兩位勇士。”
究竟怎樣去對待陌生人,結交陌生人,並無一定之規。
對於一個身陷困境的窮人,一枚銅板的幫助,可能會使他握著這枚銅板忍一下極度的饑餓和困苦,或許還能幹一番事業,闖出自己富有的天下。
對於一個執迷不悟的浪子,一次促膝交心的幫助,可能會使他建立做人的尊嚴和自信,或許在懸崖前勒馬之後奔馳於希望的原野,成為一名勇士。
就是在平和的日子裏,對一個正直的舉動送去一縷可信的眼神,這一眼神無形中可能就是正義強大的動力。對一種新穎的見解報以一陣讚同的掌聲,這一掌聲無意中可能就是對革新思想的巨大支持。
對一個陌生人很隨意的一次幫助,可能會使那個陌生人突然悟到善良的難得和真情的可貴。說不定他看到有人遇到難處時,會很快從自己曾經被人幫助的回憶中汲取勇氣和仁慈。其實,人在旅途,既需要別人的幫助,又需要幫助別人。從這個意義上說,人就是積善。
也許沒有比幫助這一善舉更能體現一個人寬廣的胸懷和慷慨氣度的了。不要小看對一個失意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對一個無望的人賦予真摯的信任。也許自己什麼都沒失去,而對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來說,也許就是醒悟,就是支持,就是寬慰。相反,不肯幫助人,總是太看重自己絲絲縷縷的得失,這樣的人目光中不免閃爍著麻木的神色,心中也會不時的泛起一些陰暗的沉渣。別人的困難,他可當作自己得意的資本;別人的失敗,他可化作安慰自己的笑料;別人伸出求援的手,他會冷冷地推開;別人痛苦地呻吟,他卻無動於衷。至於路遇不平,更不會拔刀相助,也許他還會有十足的理由。自私,使這種人吝嗇到了連微弱的同情和絲毫的給予都拿不出來。
也許這樣的人沒有給人幫助倒是其次,可怕的是他不僅可能墮落成一個無情的人,而且還會淪落為一個可憐的人。因為他的心除了隻能容下一個可憐的自己以外,整個世界都無須關注和關心,其實,他也在一步步堵死自己所有可能的路,同時也在拒絕所有可能的幫助。
所以,我們需要陌生人的刺激——一個跟我們不同,暫時是個謎的人。此外,和陌生人見麵還會多少對你有所影響。在最好的情況下,那是彼此心靈相通、意氣相投,一次邂逅會成為你以後生命的一部分。
把陌生人變成朋友
任何深厚的友誼都是由陌生向成熟的階段培養而建立的。可以說,學會和陌生人交談,既是提高個人社交能力的需要,也是結識新友、建立人脈的重要途徑。
大多數人都有不善於同陌生人打交道的習慣,比如,當我們赴一個規模較大的宴會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一種不約而同的想法,就是最好避免和陌生的人同席,因為和熟人同席就有說有笑,和陌生人就失去樂趣了。這種想法正是畏於交際的意識在作祟,正如走進網球場而不想練球一樣可笑。
其實,所有的朋友,都是從陌生到認識再到一步步發展成為朋友的。那麼,就拿宴會來說,怎樣與陌生人接觸、認識並成為朋友呢?說起來就太簡單了,那就是交談。在陌生人的宴會上主動與人談
話,通過互致問候、探討共同關心的話題等方式,自然就能說到一起。這樣話匣子一打開,必然會你一言我一語,你作為其中的角色,乘機詢問各自的情況,就此便認識了許多人,大家再進一步套近乎,從而很容易使這些人成為自己的朋友。
要與陌生人套近乎,談話時要簡潔而有條理。如果你說話的目的是要告訴別人一件事,那就直截了當地說出來,不必扯得過遠。
要避免過多的“我”。人們在口頭最常用的字之一就是“我”。這些人應該學學蘇格拉底不說“我想……”而說“你看呢?”。
要盡量少插嘴。插嘴,就像是一把“鉤子”,不到萬不得已時,最好不要用它。約翰?洛克說:“打斷別人說話是最無禮的行為。”
不要用不相關的話題打斷別人的談話;不要用無意義的評論擾亂別人的談話;不要搶著替別人說話;不要急於幫助別人講完故事;不要為爭論雞毛蒜皮的小事打斷別人的正題。總之,別輕易插嘴,除非那人講話的時間拖得太長,他的話不再吸引人,甚至令人昏昏欲睡,已經引起大家的厭惡。這時,你打斷他倒是做了一件仁慈的好事!
還要把說話的機會讓給他。現實生活中,有人很健談,說起話來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沒有對方插嘴說話的機會。這樣的習慣是很不好的。既然是交談,就不能一個人唱獨角戲,隻管自己說得痛快,讓別人插不上嘴。相反,當自己談了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時,就要有意地“打住話頭”,請對方
談談有什麼想法。這既是為了使談話更為深入,也是對對方的尊重。
在與陌生人交談時,別以為自己必須一直說下去,要把說話的機會留給對方。學會傾聽,讓對方多講話,反而有益於自己。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和陌生人見麵,要表現出友好和自信。除了自信外還要表現出同情、體諒別人的需要、憂慮和願望。聽到誇獎,可以說“我還差得遠”。應當以掩飾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優點。聽到不順耳的話,不要表現得不高興或過多地解釋。在回答問題時,要表現得善良、友好,願意幫助人。
要注意的是,陌生人相處時,絕不要演戲給人看,否則,就給人以虛偽的感覺。也絕不應第一次見麵就向人家訴苦、發牢騷。這些都有可能使你失去一位很好的朋友。
可能有人會說:“我又不是打算在社交上大出風頭,我隻是腳踏實地,自己幹自己的,有什麼必要去認識太多的朋友呀?”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麼可以告訴你,馬克?吐溫也不是一個靠社交出風頭的人,他的主要事業隻是埋頭著作,他隻需要天才和更多的幽默感,然而,任何人都承認,馬克?吐溫是一個朋友最多,與朋友相處得最好的人。
他曾說過:“一個人,唯有善於把陌生人變成自己的朋友並相處得十分有趣味,那才有真正的快樂。”
俗話說:“一回生,兩回熟。”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學會和陌生人交談是結交新友,打開交往大門的一把無形的鑰匙。隻要掌握了主動與陌生人說話的技巧,交朋友就絕不是什麼難事。
從打招呼開始
我們每天都與許多陌生人照麵,如何與陌生人開始交往?下麵一個故事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迪。
20世紀30年代,一位猶太傳教士每天早晨,總是按時到一條鄉間土路上散步。無論見到任何人,總是熱情地打一聲招呼:“早上好!”
其中,有一個叫米勒的年輕農民,對傳教士這聲問候,起初反映冷漠,在當時,當地的居民對傳教士和猶太人的態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輕人的冷漠,未曾改變傳教士的熱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給這個一臉冷漠的年輕人道一聲早安。終於有一天,這個年輕人脫下帽子,也向傳教士道一聲:“早上好!”
好幾年過去了,納粹黨上台執政。
一天,傳教士與村中所有的人,被納粹黨集中起來,送往集中營。在下火車列隊前行的時候,一個指揮官在前麵揮動著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邊的是死路一條,右邊的則還有生還的機會。
傳教士的名字被這位指揮官點到了,他渾身顫抖,走上前去。當他無望地抬起頭來,目光一下子和指揮官相遇了。
傳教士習慣地脫口而出:“早上好!”
指揮官雖然沒有過多的表情變化,但仍禁不住還了一句問候:“早上好!”聲音低得隻有他們兩人才能聽到。最後:傳教士被指向了右邊——生還。
猶太傳教士就因為一個習慣性的問候,挽救了他的生命。可見,打招呼是感化他人心靈的特效靈藥。與陌生人結識,不妨從打招呼開始。
在這個社會裏,一個人要想工作順利,發展你的事業,必須能夠廣把業務上遇到的陌生人變成朋友。
在你奔波忙碌時,必然會遇見許多與你業務有關的人。這些人,你隻知道他的姓名,甚至連姓名都不知道,你跟他見麵時,也不過說兩三句有關業務的話,甚至於有時你隻是跟他點一點頭。例如,你經常到某大廈去接洽事務,經常遇見那個大廈的電梯司機,或是你到貨倉去提貨,經常遇見那個貨倉的守門人,或是你經常到某銀行存款,經常遇見那個櫃台後麵的出納員等諸如此類人員,你不知他姓什名誰,何方人氏,但他們或多或少的都與你的業務有點關係。
你怎樣對待這些人呢?你用什麼態度和他們打招呼?這是一個很微妙的也是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你是把他們當作一個機器配件,根本不把他們當作跟你一樣的人呢,還是神氣活現、作威作福,大擺你的架子,你還是對他謙恭有禮、和藹親切,把他們當作你的朋友呢?
有許多人為了謀生出來工作,待遇很低,工作既辛苦,又單調、繁重,平常已經是受累受氣,心煩意亂,如果你對他們神氣活現,或是不理不睬,他們對你也不會有什麼好感,辦起事來,也隻顧他們自己的方便,不願給你方便。換句話說,如果你的態度不好,那麼就會到處碰到不方便。但是如果你把他們也當作朋友來看待,對他們有適當的尊敬與關懷,他們即使不知你的姓名,但一看見你的麵容,聽到你的聲調就已經有了好感,這時,他們就像吸進一股清風,精神為之一振。既然他們對你印象很好,那麼,他們就好像本能一樣,除了自己的方便之外,也會兼顧到你的方便。電梯司機會多等你幾秒鍾,貨倉的守門人會替你找搬運工友。銀行、保險公司、郵局、物業公司……的職員們,都會在你需要的時候,給你或大或小的方便。
實際上,如果你到處都能結交許多業務上的朋友,有許多業務可以很迅速、順利地辦妥,不但減省許多手續上的麻煩,並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損失。
對與陌生人結識的第一麵,你還應學會對他微笑。微笑是內心愉悅在臉上的自然流露。在人際交往中,沒有什麼東西能比一個陽光燦爛的微笑更能打動人了。
如果你對別人抱有友好的態度,對社會具有好感,自然會笑口常開,久而久之,微笑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當你遇見別人時,往往心裏想:“啊!看到你,真高興”,並把這種心情表現在臉上,你就會滿麵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