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的話也有道理,很中肯,所以,李磐將自己的曆史知識拿了過來:“袁大人,倭國軍隊如果要西進,攻打天津,也不是不可能,那隻有兩條道路,一,走陸地遼東半島,順著遼西走廊撲入山海關等地,躍過長城北麵進攻,二,走水路直搗天津,不過,袁大人,您是不是忘記了,倭國根本不敢這樣!”
“啊?你這麼肯定?”
“外國軍隊進攻天津的前提是,徹底消滅北洋水師,否則,我北洋水師一旦集中兵力從側翼或者後麵襲擊,外國軍隊將被抄了後路,十分危險!所以,在進攻天津之前,倭國海軍艦隊無論如何,會首先進攻威海衛軍港,隻要威海衛軍港能夠堅持,則天津就能保證絕對安全!”李磐堅決地說。
袁世凱和馮國璋終於點頭,這些,他們也知道,對於李磐的軍事能力,基本認可了。不過,袁世凱搖頭歎息起來“那麼,你的意思是,倭國軍隊進攻威海衛之後就必定能進攻天津了?”
李磐覺得很合邏輯:“對呀。”
袁世凱和馮國璋相對苦笑:“恐怕李磐兄弟還不知道,威海衛軍港早已經失手了!”
李磐大吃一驚。
壞事兒了,自己在道觀之中,追隨三水先生修煉,又到靜海小南河村跟霍元甲修煉武術,對於時事,實在沒有很注意!
霍元甲這時候說道:“師弟,山東那邊確實打仗了,好多天了。”
完了,自己怎麼沒有注意情報呢?既然倭國軍隊完全控製了沿海,水陸兵力可以隨時進攻天津,小站的新建部隊,就是保衛天津的重要力量,當然不能隨便移動。
李磐最後努力了一把:“倭國軍隊敢不敢侵擾天津,關鍵不在天津的防務如何,而在於兩翼的戰鬥,威海衛軍港已經殘破,倭國勢必將遼東作為核心,大清朝廷,也必然更加看重遼東戰場,如果遼東戰場再敗,則朝廷必然屈辱求和,倭國軍隊占領了威海衛,勢必要耗用不少的兵力,遼東戰場就弱了一些。所以,遼東更是作戰的關鍵。”
袁世凱看著李磐,沉思默想了一會兒,“很好,賢弟的意思,我必然上報朝廷,懇請將我軍編入遼東劉坤一大人建製之下,不過,此等軍事機密大事,也隻有皇上才能夠決斷,愚兄自己,是玩玩不能擅自出兵的。”
李磐見袁世凱如此,也就罷了,“好,兄弟隻是建議,受天機門掌門派遣,傳遞話兒罷了,不敢有如何的奢望,隻希望袁大人能夠迅速整頓所部,加強戰力,尤其以火力配置和戰術的運用為核心,”
“不是建議,是教導!天機門的高徒,拯救袁某人於危難之中,袁某人受教了。”袁世凱對李磐,還是格外尊重的。
不多時,有軍官進來回報公務,李磐等就出來了。想想威海衛軍港已經丟失,自己策動袁世凱新軍北上的計劃,已經毫無意義,決定離開天津北上,自己到遼東參戰。
霍元甲則認為,還是留在小站,追隨袁世凱保護天津重要。
兩人正在外麵說話,馮國璋來了,拍拍李磐的肩膀:“兄弟,袁大人派遣兄弟再回聶士成軍門麾下,或者哨探遼東軍情,你有沒有興趣?”
“有!”李磐大喜。
兩人商量了一陣,決定立刻出發,於是回見袁世凱,講了情況,袁世凱極力挽留,最終流淚,挽著李磐的手:“兄弟,你去吧,無論如何,最後回來小站,愚兄和周圍兄弟等著你呢!”
李磐決定將霍元甲留下來,協助保護袁世凱的安全,畢竟,倭國武士的偷襲,是實實在在的威脅,霍元甲答應了,袁世凱也很高興。當下,袁世凱擺酒踐行,保證一定要說動朝廷,向遼東進兵。
馮國璋,李磐等帶領三十名騎兵,離開了小站軍營,一路向北,過天津,奔遼西走廊,山海關,向遼東去了。
小站,袁世凱安排了霍元甲以後,將王士珍和段祺瑞召集來,密謀了一會兒以後,小聲說:“立刻派人去天機門清正掌門那兒詢問李磐的情況,還有,迅速派人到上海去,尋找西洋領事的渠道,尋求購買馬克沁機槍的事情,再有,嚴密封鎖小站軍營區域,稽查外來人員,對招募的兵員,小心謹慎!”
“大人,你的意思是,懷疑李磐?”王士珍很驚訝。
“還是謹慎小心為妙!”袁世凱揮手製止了他的疑問:“我自有道理。”
策動袁世凱軍隊北上失敗了,李磐稍微沮喪,不過,沿途的蕭瑟風景和戰爭的緊張氣氛,讓他又興奮了起來,作為現代軍人,他最渴望的就是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在血與火的考驗中,驗證人生的價值,軍人,就是死神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