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風起雲湧(1 / 2)

就在大家以為這名女子要沉入江底,香消玉隕之時,一人飛身躍上船舷,跳入江中。

等他人已在江水之中搜尋之時,陳子雲等眾人才發現,正是船上護衛主管校尉蕭關。但他並非莽撞之人,下水之前,已順手撕扯掉上衣,匆忙間,還在腰間係上一根繩索。

船上水手見了,有的向水裏拋下浮木,有的把繩索的另一端係在鐵索上頭,還有的拿了長竿預備解救。

蕭關早就看好方位,一個猛子紮入水中,此時風急浪高,能否救人上船大家都並不報希望,倒是擔心蕭關在水裏再有意外,水手們手裏邊放繩索邊大聲喊叫著。

這是又傳來一聲尖叫,陳子雲一聽便知是何婧英的聲音,嚇得他忙回頭來看。何氏倒是無恙,隻是臉色雪白,原來,她發現其他女人都在船上,落水的必是霍氏無疑。

包括陳子雲在內,大家的心都揪了起來。特別是陳子雲,霍氏自盡自然是和他有著一定的關係,於是目不轉睛地盯著江麵,盼望著奇跡可以出現。

過了不久,先是一名女人被頂出水麵,接著蕭關也從水裏冒了出來。船上的人不禁欣喜萬分,大聲叫起好鼓著掌。水手們更是同心協力,拉著繩索,放下軟梯,十幾人手忙腳亂地把兩人拉上了甲板。

兩人均都無事,因搶救及時,霍氏多喝了幾口水,人都尚未暈闕。大家都慶幸虧得蕭關有副好水性,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她救了上來。

陳子雲讓何婧英等將霍氏帶入房內更衣,讓她始終陪伴在一起,看著她一些,別再犯傻,畢竟是一條鮮活的人命,哪能如此對待。當然這事,自己要負責任的,但怎麼負,該如何負,他自己也沒想個明白究竟。

來到甲板上,陳子雲向眾水手問起當時之事。看到霍氏落水的水手結結巴巴地講了事發過程。他看見霍氏恍忽地走下樓艙,心裏還有些奇怪,這些個美如天仙的貴人們平時很少會一人獨自來樓下的艙室。哪知她走近船邊,撩起裙裾,踩著船幫邊的纜栓,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跳入之後,也不呼喊。他看見之後,急忙大喊救命救人。所以,霍氏是自殺無疑,。

還好人都無事,陳子雲讓何氏等悉心照料她。第二天,他盡量平穩了心態,進房前去看望她。他本以為是霍氏此番之事定是落花有意,自己無情之故。哪知,霍氏隻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淒淒切切地說:人生在世不過數十年,想起何氏姐姐前幾日所說,從漢末以來,這世道無異是人間慘境,到哪裏都是生不如死,我一家九口隻剩下我一人在世,孤苦零丁,活著又無依無靠,不如投在這江裏死的幹淨,也痛快一些。其他幾個人聽了,包括陳子雲在內都黯然魂傷。

雖然知道霍氏的話有言不由衷之處,但卻勾起了陳子雲心中的憂煩。他拍拍何氏意思讓她看好霍氏,勿要再生變故。走出艙室,想透透氣,把思路理一理。

陳子雲不禁自言自語道:是啊,身在亂世,身不由已,為什麼這些人都要打打殺殺建國立業?為什麼他們總要魚肉百姓不給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呢?

門外,蕭關正站立等候著他。聽到他的一番話說:大人真是有菩薩心腸,濟世之才,以後我要多向大人學習兼濟天下的胸懷。

陳子雲沒有接話,和他一起走到船舷邊上,對他說:回去之後,我要保舉你到宜興擔任隊長一職,但你記住,今後征戰沙場的目的,不是殺戮,是給天下百姓帶來安寧,一定要牢記我今天說的話,殺人多不是本事。能戰則戰,戰則必勝,因為,隻有勝者才能保境安民。

蕭關施禮說:多謝大人,小將一定記住大人之言,將來有機會做個造福一方之良將,不做一個屠夫。

陳子雲點頭說:你是個明白人,死一人而一室悲,少一人則一田荒。打仗是必不可少的事,但能不用戰爭解決的,就盡量和平解決,正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

陳子雲心想,教會一個人打仗並不難,關鍵還要看人的心術,蕭關幾次義勇救人,又知書達禮,對自己也恭敬有禮,是個可教之材。看來,以後選將首選人品,通過人品考核之後才能進階,否則今後利用我教學的理論,殺人如麻,不就等於是我成了劊子手一樣。

其實蕭關比陳子雲見過的慘景更多,他見過戰陣。因為當時官兵在一地作戰,很多情況下,根本不備糧草,打到哪算哪,就地籌糧,大多數情況下,殺敵殺百姓等同一轍,冒領戰功,所以隻要兩軍對壘,兵到之處基本上是屍骨遍野,數十裏地荒無人煙。他把以前的所見所聞講給陳子雲聽,陳子雲更是心情鬱悶,更覺得這個世界的殘忍與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