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事辦齊,足足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比皇上旨意已延遲了五十多天。其間元顥數次前來宜興催促,幾乎是聲淚俱下請求陳子雲出兵。之後,他還搬來說客,把元法僧元朗父子、元珍等人都請來苦苦相勸。元顥一度認為陳子雲嫌兵馬過少,畏戰推托。因為陳子雲無論是誰來,哪怕是說破天了,都不為所動。
陳子雲是有苦說不出,說了他們也不相信,隻7000人的兵馬需要準備這麼長的時間。但陳子雲心裏一本帳是算得清清楚楚的,這點人馬要對付的是北方百萬雄兵,如不再準備充分點,那無異於是以卵擊石,白白去送了性命。
其實這兩個月陳子雲的日子也不好過,別看他表麵鎮靜,內心也萬分焦急。元顥等人回到朝廷數度央求皇上蕭衍發兵。蕭衍耐不過糾纏,連發數道敕命,嚴令他從速進兵。陳子雲心裏明白,他要的糧餉已大大超過預算,已經花用了50萬兩白銀,這個數字是國家全年稅賦的十分之一,幾乎能組建一支8萬人的隊伍,他的壓力之大無人能知啊。要知道這樣花錢,朝中難免有人會說三道四,自己又不在朝中,時間一長,聽的讒言多了,皇帝自然會有各種的想法,對自己是極為不利的。而且已經拖了快兩個月了,皇上發了三道明詔,他再不進兵,就是公然違旨了。所以,白天他帶人四下巡視,查看練兵的情況和各個製造工坊軍備進展,還逐批檢查成品質地。到了晚上仍是提著油燈在各處查看,幾乎是不眠不休了。
好在幾員大將都無二心,全力支持他。墨根還給帶來了一個驚喜,他是當世少數幾個墨家傳人,墨家祖傳的功夫在身,一般的士卒十幾個人同時上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將祖傳的墨氏擒拿手,簡化為五招,招招均可一招製敵,有著極強的實戰作用。墨根選了三百名斥候偵察兵,親自教授。陳子雲特意安排人試演了一次,結果很令他滿意,這種功夫不管是近身格鬥還是潛入敵營捕捉敵兵都十分管用。
這一天,終於是萬事俱備。眾人都累得精疲力竭,陳子雲命休整三天,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又讓人去建康城悄悄請來元顥等人,預備三日後的良辰吉日出兵江北。他對元顥說:“為防北魏事先調兵布防,不必大張旗鼓,等攻下江北重鎮,魏王稱帝後再公開消息不遲。”
出征之前,陳子雲對幾位得力助手分別委以重任,墨根領500人做中軍護衛,亦是全軍總預備隊。耿仲、三良、馮三各領1500精銳鐵騎分別為前鋒和左軍右軍。考慮到蕭關是個獨當一麵的人才,陳子雲讓他帶兩千人馬負責輜重。轉戰千裏,後勤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同時,將皇上蕭衍事先給的委任虎符頒發下來。墨根、蕭關、耿仲為裨將,官位四品;三良和馮三為牙將,官位五品,都進列將軍行列。這五人都出身寒門,前四人都是蕭衍府裏的門人家將,但誰也沒敢想過有朝一日可以當了將軍。這可是光宗耀祖,光大門楣的大事啊,至於馮三更是激動的兩眼通紅,他一個居無定所的人當初隻是為了一日三餐,跟了陳子雲做隨從,居然也能獲此殊榮。幾個人不約而合生出士為知已死的念頭來。為了鼓舞士氣,陳子雲又命發放餉銀,士卒每人白銀5兩,消息一出,全營沸騰,歡呼聲響聲一片。當時銀貴稀有,5兩就是平時一年半的餉銀了,這錢在建康城郊都可以買兩畝地了。
這一日,天高雲淡,7000虎狼之師整裝待發,元顥隨同陳子雲在中軍行動。到了吉時,三通鼓畢,陳子雲輕揮了手,大軍開始向北進發。
按照陳子雲的部署,要隱蔽行軍,趁北魏尚未察覺之前,以最小的代價,先取下江北的徐州地麵,再依東而西向洛陽進兵。
陳子雲算好時間,在淩晨天蒙蒙亮的時候,船隊靠上北岸,隊伍悄然踏上北魏的領土。為了不招人耳目,每支軍隊隻打兩麵旗幟,一麵是元顥魏王的旗號,另一麵則是帶隊將軍旗號。
過江之後,天降小雨,不多時,天公作美,雨漸漸大了起來,自然為部隊的行進做了掩護。
沿途地麵,魏軍均未設防。離江岸最近的一座城池叫至縣,那裏有北魏守軍3000餘人。至縣三麵環山,地勢較為險要,陳子雲計劃先攻下來作為根據地,這樣進退都有一個落腳的地方,後方支援的物資也可以在這裏進行中轉。萬一全軍遇阻,這裏也可以作為退回南朝的一個支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