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當許多人對美國正在強力推動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憂心忡忡之時,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認為大可不必。目前,因加拿大和墨西哥已是北美自由貿易區成員,美國TPP談判主要針對其他九個成員國。美國與這九個成員國2013年的貿易額為4108億美元,僅占美國當年貿易總額的10.68%,談成與否對美國的經濟影響不是很大。
相反,2013年美國與東亞貿易額為11882億美元,其中美中貿易額6110億美元,占51.42%。正如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副會長歐玉林所言,“離開了中國,美國與東亞地區的合作就有一半落了空。”中國影響力的故事還不僅此。現在,中國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卻仍然具有巨大後發優勢的國家。比如,從總體發展水平來講,目前中國人均GDP隻有美國1/8左右;從技術水平來講,中國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大約落後30年;從勞動力成本來講,2013年以現價美元計算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僅相當於美國的14%,以購買力平價計算也僅為美國的20%~30%。在我國農村剩餘勞動力接近枯竭之時,我國每年畢業600萬~700萬大學生,呈現出高素質勞動力供給豐富的比較優勢。
獨立財經研究人士張捷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介紹說,即使就當前中國產能過剩最被詬病的鋼鐵業而言,如果以人均鋼蓄積量計算,2013年中國人均4噸。按照目前中國生產速度,2030年才能達到工業化完成水平人均10噸的標準,距離美國人均24噸和日本人均15噸的水平更加遙遠。目前,美日兩國工業生產物蓄存量分別是中國的3.8倍和2.4倍,以當前三國的生產增速,中國的生產性財富分別要到2034年和2035年才能趕上美日兩國。
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采訪中,中國社科院亞太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談到,麵對新常態,中央領導之所以敢於說兩個“沒有改變”,正是因為站在這個新的發展轉折點,中國經濟既有過去巨大規模的積累所得,又有未來巨大規模的發展空間,隻要方向正確、政策得當、上下同心,足以產生深刻影響全球經濟格局走勢的“中國效應”。
1月26日淩晨三點,一架無人機墜落在美國白宮南部草坪。美國特勤局照片顯示,這是一款中國深圳大疆公司生產的“Phantom”版四軸無人機,亞馬遜網站售價448美元。這家一度蟻居在深圳南山區紛雜電子產品工廠中的小公司,頓時以2014年高科技新寵的姿態闖入全球公眾視野。
2006年,26歲還是香港科技大學在校學生的杭州人汪滔,在深圳創辦了大疆。這位專業成績一般卻癡迷於遙控飛行器的創業者,在狹窄的民房中度過了最為艱難的研發期。隨後短短三年,銷售額從2010年的300萬元增長到2013年的8億元。2014年,大疆僅利潤預計就超過8億元,營收超過30億元,占據了全球70%的市場份額,成為航拍領域的絕對領導者。
事實上,這隻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大劇中的一個閃亮片段。1月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雲集了全球電子產品的最新研發、概念和應用。香港《南華早報》評論說,“在今年的展品中,100美元以下的東西基本是中國珠三角製造。而100美元以上的東西,拆開來的組件,還是珠三角製造。”據主辦方統計,本屆CES吸引了全球3600多家廠商參展,來自中國的參展企業超過1000家,比美國參展企業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