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變化:個體成長因教育而完善,國家未來因個體而精彩。在2014年全國兩會熱點話題調查中,“教育改革”這個話題位居第八位,2015年依然位居第八位,教育改革的話題仍熱度不減。
話題背景: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與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密切相關的教育領域,其體製改革卻相對滯後,影響了教育的公平和普及。
從2010年起,每年都傳遞出社會輿論對教育改革的強烈呼聲,包括高考考試製度改革、高校自招、擇校、孩子起跑線等教育領域熱點問題。但遺憾的是,每到年終盤點時,公眾對教育改革評價不高。
教育改革,在2014年取得重要進展。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係列重要講話,提出廣大青年要勤學、修德、明辨、篤實,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號召全國廣大教師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接著,教育部劃出高校教師師德禁行行為“七條”;這一年,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考試招生製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整體設計中國特色考試招生製度。啟動上海、浙江高考綜合改革試點;這一年,國務院出台《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2014-2020年)》,全麵編織一張貧困地區兒童健康成長的安全網,等等。
專家銳評:華南師範大學教授談方
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教育實踐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教育問題,提高受教育者的質量。中國的教育改革需要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參與。目前,教育改革的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要防止對設計的改革打折扣,甚至各取所需,扭曲執行。否則,良好的改革初衷將走向反麵,公眾對改革的期待會變為對改革的抱怨。所以,盡管“教育改革”在今年和去年都排在第八位,但是今年的“教育改革”的熱點在期待教育公平的同時,更加期待提高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素質,期待教育反腐。這既是教育改革本身的需要,也是社會大環境的需要。
年度變化:在人民網調查曆年兩會熱點中,“住房”排名一度靠前。而在2014年和2015年調查中,“住房”排名卻意外地都下滑至第九位,差一點跌出十大熱點榜,個中原因值得深究。
話題背景:百姓的安居夢是“中國夢”的重要一環。住房之所以成為一個“夢”,成為連續多年兩會公眾關注的焦點,是因為房價畸高。
經過持續的樓市“最嚴”調控,“脫韁”的房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製。但與多數公眾的收入相比,房價仍高得離譜,“住房夢”仍遙不可及。中國發展到今天,“住房夢”成為重要的民生議題,這是係在中國全麵深化改革大業上的一個夢想。它的實現,必須依賴於各項改革措施的強力推進。
“十二五”規劃綱要指出,中國將在今後5年內新建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房覆蓋率達到20%。近幾年來,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設如火如荼,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兩限房、公租房等品種各異。最終目的,就是讓住房保障政策實現“住有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