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中國企業員工守則1
品德篇
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聯想]
聯想員工守則
1.做事三原則
(1)如果有規定,堅決按規定辦。
(2)如果規定有不合理處,先按規定辦並及時提出修改意見。
(3)如果沒有規定,在請示的同時按聯想文化的價值標準製訂或建議製訂相應的規定。
2.4個“四”
(1)聯想精神四個字:即“求實進取”。
(2)聯想員工四天條:即“不利用工作之便牟取私利;不收受紅包;不從事第二職業;工薪保密”。
(3)管理風格四要求:認真、嚴格、主動、高效。
(4)問題溝通四步驟:一是“找到責任崗位直接去溝通”;二是“找該崗位的直接上級溝通”;三是“報告自己上級去幫助溝通”;四是“找到雙方共同上級去解決”。
3.聯想好員工的標準
敬業精神和上進心,有韌性,有責任感,有悟性,富有創新精神,善於溝通,既會工作,又會生活。
精彩點擊: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員工典範:每一位客戶都是我們的5分客戶
一天下午,廣州市聯想客戶服務中心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客戶抱怨說:因為過了上門期,他大老遠地抱著電腦到服務站來修。剛剛修好後取回家,現在音箱卻沒聲音了,這是怎麼回事啊?
送修組組長唐衡接到電話後,詳細地詢問了客戶:有沒有打開音箱?音箱有沒有接上電腦?有沒有插上音箱的電源線?
客戶回答說:“都接好了,就是沒聲音!”
客戶很生氣,情緒也很激動,唐衡忙說:“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您看這樣行不行,如果您方便的話,我馬上過來給您看看。”
客戶同意了。唐衡當即又找到了給客戶修機的工程師,了解到已經仔細地驗了機,驗機時一切正常。
聽到唐衡要為客戶上門服務,工程師們都很擔心,因為唐衡那天正發著高燒,一天沒吃東西了,上班本來已經很吃力,而客戶又住在黃埔,坐車都要一個多小時,況且還要抱一大堆備件,因為不知道是什麼問題,又要一次性為客戶解決,所以主板、音箱都要帶上。
麵對同事的勸告,他搖搖頭,堅持要自己去:“客戶已經很生氣了,我跟客戶溝通過了,比較了解情況,如果換一個人去,咱們倒沒什麼,隻怕客戶會更生氣。”
帶著幾許擔心,同事們送唐衡上了公交車。一個多小時後,唐衡來到客戶那裏,來不及休息,馬上開始認真地為客戶檢修機器。問題很快就解決了,原來是客戶自己把音頻線接錯了位置,換個插孔後就可以了。
當客戶得知情況後,一個勁地道歉,說錯怪他們了。但唐衡說:“這是我們應該做的,當時沒向您說清楚怎樣接音頻線,是我們的失誤,現在給您接好,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客戶看出他身體不適,想送他回單位,也被他婉言謝拒了。唐衡拖著疲憊的身體踏上了公交車,回到站內,一放下備件,他就大口地吐了起來……
同事們馬上把唐衡送回了家,打了兩天點滴他才恢複了精神,後來客戶還特地打電話過來,關切地詢問唐衡的情況,他說:“聯想的工程師太敬業了,我給你們的這次服務打5分!”
知道客戶還打電話關心他後,唐衡笑了,他說:“我們的客戶其實都是很通情達理的,有時候生氣發火,那是因為他們心裏著急,我們應該理解他們,隻要把客戶當成自己的朋友,真正站在客戶的角度去為他們考慮,每一位客戶都是我們的5分客戶!”
深度點撥:要做事,先做人
隻做事,隻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這樣的公司長不大,隻能是個小公司;而注重做人的根本,有一以貫之理念的公司,必定可以成為大公司。
無論對於企業,還是對於個人,這個道理都是成立的。一個人要做出一番成就,必須把好做人這一關,這是做事的根基。
誠信、正直、真誠,這些做人的好品質是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嚴守的。做事的方式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品質。如果不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也必定做不出光明磊落的事。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素質的人。現在的任何一家大型企業在強調員工素質的時候,都是把員工的職業道德放在首位,因為沒有了基本的職業道德,其他的任何成就也就無從談起了。
那些恪守做人準則的員工,從表麵上看,似乎是吃了虧,可是從長遠看,他們才能真正獲得老板的倚重、同事的支持和客戶的信賴,這樣的員工才能稱為真正的優秀員工。
相關鏈接
1.聯想的三個取信
取信於客戶;
取信於員工;
取信於合作夥伴(股東、政府、供應商、代理商、媒體等)。
2.聯想的道德觀
寧可損失金錢,絕不喪失信譽;
生意無論大小,一律一視同仁;
待人真誠坦率,工作精益求精;
光明正大幹事,清清白白做人;
勤勤懇懇勞動,理直氣壯掙錢。
3.聯想做人風格
平等——自尊、自重、自信,熱愛自己的工作。
信任——建立信譽,勇於承擔責任,切實履行承諾。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風格,尊重他人的工作;尊重其他部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職責和分工不同。
善以待人——不要把別人往壞處想。
欣賞——嚴以律己,高標準要求自己,超出別人的期望。
寬以待人——寬標準,寬視野。
親情——開放自我,讓別人了解你的需求,讓別人了解你的困難,讓別人知道你需要幫助。
換位思考——主動了解他人的需求;讓他人感到能得到理解和幫助。
4.聯想“五多三少”
多考慮別人的感受,少一點不分場合地訓人;多把別人往好處想,少盯著別人的缺點不放;多給別人一些讚揚,少在別人背後說風涼話;多問問別人有什麼困難,多一些燦爛的微笑。
小成憑智,大成靠德:[蒙牛]
蒙牛員工守則
1.企業精神
精誠團結,勇於拚搏,學習創新,追求卓越,與時俱進,報效祖國。
2.蒙牛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
誠信:百德誠為先,百事信為本,誠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報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則。
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讓人人都感到偉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合作:二人為仁,三人為眾,“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在合作中共贏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則。
分享: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與別人分享的智慧,隻有分享的思想才有力量,沒有分享,就沒有團隊的成長。
創新:創新是舊的資源新的整合,創新是蒙牛事業發展的靈魂,與時俱進是創新的最佳體現。
精彩點擊:小成憑智,大成靠德
員工典範:我們要對消費者負責
一天下午,蒙牛鮮奶製造車間傳出了“嘭”、“嘭”的聲音,外麵來的參觀者都不知道這是在做什麼,而蒙牛內部的員工都知道,這是質檢部門主任楊平又帶著人在摔包了。
楊平,2003年進入蒙牛乳液,從一名普通的質量檢查員做起,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更加嚴格地要求牛奶的質量。隻要是經過他的檢驗,哪怕是一點點的瑕疵,都不會放過去,使其流向市場。
“牛奶出現質量問題怎麼辦?”有一位朋友問。
“摔包!”楊平嚴肅地回答。
“難道就沒有別的處理辦法?”那位朋友似乎想得到不同的答案。
“沒有!”楊平堅定地回答。
摔包的聲音引來了其他部門的同事,有些人加入了摔包的行列。一個新來的同事看著一箱又一箱白白的牛奶就那樣倒掉了,覺得十分可惜。
他問楊平:“為什麼要摔包啊?”
楊平說:“這批鮮奶有問題。”
這位新同事用手蘸著鮮奶嚐了一口,說:“我沒有嚐出有問題啊!”
“你不是專業人士,當然嚐不出來。”楊平回答著,手裏的活並沒有停止。
“消費者大都不是專業人士嘛,再說了,又不是牛奶壞了,摔包多浪費?”這位新同事仍抓住問題不放,頗有“刨根問底”的勁頭。
這時,楊平直起腰,拍著新同事的肩膀,笑著說:“可我們要對消費者負責啊!”
深度點撥:誠信是最好的品牌
社會交往、商業活動最基本的原則是誠實守信。我們不能因一己私利而違背誠信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