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遍出奇計又何妨(1 / 2)

回首看著那釘在地上猶自顫個不停的羽箭,韓擒虎那飽經滄桑的臉上湧出一絲懼意。

他知道,秦嶷並沒有殺他的意思。隻是想讓他知難而退,否則,那一箭足以讓他暴斃當場。他抬頭看了一眼秦嶷,隻見秦嶷笑道:“韓子通,我敬你是條漢子,所以沒給你下殺手。你回去吧,我隻見楊林!”

韓擒虎嘴角上的肌肉抽動了一下,雙眼死死盯著秦嶷。秦嶷一側頭,左臂將勒雕弓一震,道:“怎麼,逼我動手嗎?”

韓擒虎口吐一口濁氣,盯著秦嶷,道:“秦仲敬,你可要想好了。你現在負隅頑抗,不過是以萬人殘兵敗將對陣天下百萬雄師,就算你再有神勇,當得住天下人的力量嗎?”

秦嶷一愣,隨即微微苦笑道:“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韓擒虎雙目緊閉,將手上的斷弓狠狠地摔在地上,咬牙道:“撤!”撥馬引大軍撤了。

秦嶷在城牆上看著韓擒虎遠去的背影,轉頭向秦安說道:“終於要開始了!”然後看了看四下,道:“秦安,把諸位將軍邀到嶽陽王府。今下午我有要事。去吧!”

秦安“嗯”了一聲,轉身離開。秦嶷看著天邊,空閑的右手狠狠地捶在了城牆的青石磚上。

“報,稟王爺,城外又有大軍調來!”秦嶷正與眾人在大堂商議,卻隻聽斥候來報。

“什麼,又有援軍?”陳叔慎大驚道:“自從第一股援軍到來,短短的兩天,竟然有三股援軍接連來到!”

秦嶷卻是萬分沉靜,道:“這眾援軍有多少人?”

斥候道:“應該在萬人左右,豎著一幟‘定’字大旗,領兵的是個三十歲左右的漢子,一身白甲。”

秦嶷“哦”了一聲,道:“子敬(陳叔慎字),這次來的乃是號稱‘槍霸’的定彥平,以及他所率領的九千八百‘飛雲軍’”說罷,轉眼看著斥候道:“速速再探再稟!”

陳叔慎道:“秦大哥,這隋軍的名號可是各異的嗎?”

秦嶷道:“楊堅原先改革其府兵,將官皆是通過兵部選任,而非由一家一姓所世襲,如此則加強了他對軍權的控製力。但是有利則必有弊。因為將官由選拔產生,且不能長任,所以就將會造成將不知兵,兵不識將,效率低下的後果。所以楊堅在改革府兵的同時仍然保留了八支直係世襲的的精銳。”

陳叔慎問道:“哪八支?”

秦嶷眉頭一皺,似是有難言之隱,陳叔慎知道自己失言,忙道:“不妨事,秦大哥若是不方便說就不要說了。”

秦嶷搖頭道:“無妨,隻是當初得知此消息時,我的那個朋友告誡我不要向無關的人提起。而我這朋友已經於前年去世,故而……”

陳叔慎道:“卻是我失禮了,不該提起秦大哥的傷心事。”二人相處已經將近一月,陳叔慎眼中那個用兵如神而又為達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秦嶷已經逐步轉變成了一個重情重義的率性好男兒。故而陳叔慎有此一言。

秦嶷道:“沒事。你又不是無關之人。我便與你說一下這八支精銳。第一支名叫‘衛龍’,由原先的衛王楊師仁統帥,人數為兩萬四千人,橫行天下。而楊師仁已去世兩年,現在不知是何人統帥。”言談中十分落寞。隨後一整精神,道:“第二支名為‘禁羽’,由禁衛大將軍魚俱羅督管,人數兩萬六千,鎮守皇宮。第三支名為‘丹鳳’,由楊素率領,人數為一萬八千。如今他的軍中應尚存不少。第四支名為‘飛雲’,就是方才剛剛到來的,由雙槍將槍霸定彥平管製,人數有九千八百。第五支名為‘摩天’,為昌平公邱瑞麾下,人數有一萬三千,也就是昨天剛剛來到的那一支。第六支名為‘徹地’,由左仆射伍建章統領,人數為一萬三千,也就是第一批前來支援的。第七支名為‘坤行’,由大將韓擒虎所率領,人數為一萬七千,就是今日在城下叫陣的。最後一支名為‘落日’,為大督都長孫晟所率領,人數一萬二千。”

陳叔慎呀然一驚,道:“秦大哥,你那位朋友究竟是誰?竟然對隋朝的密要知道的這麼詳細?”

秦嶷苦笑一聲,道:“我方才提到過。他姓楊名爽,字師仁。”

“什麼?大隋戰神,衛王楊爽?”陳叔慎嘴巴張的足能塞進去一個雞蛋。

秦嶷歎道:“我雖與他隻是數麵之交,又兼有家仇,卻足以稱得上是知己良友。隻可惜,他英年早逝,與我已經是陰陽兩隔了!”語氣竟然漸漸的哽咽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