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 軍政令一統(1 / 2)

昭城的建設在有條不紊中進行著,來自各地的能工巧匠在這裏一展所長,按照姬傑的規劃,新城東西南北各長五裏,中心位置是城府所在地,東城暫時設為行政區域,北城經營牲畜,南城經營糧米,西城經營手工業品,每個城都配備了專門的車馬站和大量的倉庫。

東城的建設一馬當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一座氣勢恢宏的城府宣告完成,姬傑帶著司馬雪然和姬雪靈一同入住,駝龍關的防務依然由姬建負責,在這段時間裏,司馬雪然挑選和培養了一批精幹的官吏,逐步將造紙廠和瓷器作坊的事物接管過去,鑄造監則在歐明的管理之下平穩發展。

在東城的一片土地上,一座學校初具規模,這是姬傑建城大業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學校一旦建城,將開設包括算術、文學、建築、藝術、軍事等等專業,培養自己的專業人才,用於填補越來越大的人員缺口。

瓷器大賣,華裏習的族人們每日加緊趕工,卻還是供不應求,七國紛紛派來使者,以王室的名義大肆購買,然後回去兜售,富人們經常用自己家有幾件瓷器來相互攀比。

新式武器也得到了第一個訂單,正處於和趙國惡戰的燕國下定一萬把精鋼弓,他們的老式弓箭在胡服騎射下改革了幾十年的趙軍眼裏,根本就是毫無殺傷力的玩具。

燕國的國力在七國之中最弱,製造能力也最為底下,當他們的將領看到精鋼弓的時候,一個個眼放光芒,馬上建議燕王出資購買。

沒問題,隻要你出得起錢就行!既然是第一單生意,給你燕王麵子,打個五折把,一把弓的十兩黃金,絕不討價還價。

一萬把精鋼弓快要完成的時候,燕國人在此傳來消息,加十萬支精鋼羽箭,理由是鋼製的箭頭能摧枯拉朽一般的射穿趙軍的盔甲和盾牌,比青銅箭頭強太過多了。

燕國人哪裏知道,他們花重金采購的軍械,所用的原材料根本就出產自他們自己的國家,鐵礦石被源源不斷的開采出來,在趙淩精銳騎兵的保護之下運往昭城。

造紙、瓷器和兵器三項收入保證了新城的順利建設,琴氏商社第一個在新城中開業,首期便運來了十萬擔糧食,另外從漠北買來數以萬計頭牲畜,南北兩城日漸熱鬧。

工程最大的項目是周長二十裏的城牆,為此姬傑花巨資請來墨家築城高人進行指揮修建,高達五丈的城牆上可並行四匹馬,箭垛多如牛毛,角樓的設置更是巧奪天工。

城牆外是一條寬十丈的護城河,四個城門各設一座吊橋,安全係數很高。

此時的華夏大地處於一個短暫的和平期,正是這來之不易的時間,給了姬傑大力發展的機會。

接著,他大刀闊斧的進行政治改革,駝龍關和昭城的一切行政事務由他主理,明正典刑,將各種犯罪條款刻在石碑上,立於城中,成立專門的城府衛隊,負責日常治安。

設立司法監,處理民事;設立農監,專修曆法;設立商監,專管商業;設立工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