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旭到了城外大營,雖說這裏並不在太子韓安的控製範圍之內,但也不代表營中將士也聽命於他。
為了不“走漏”風聲,衛隊長建議韓旭對路上的“事情”絕口不提,而是秘密派人前往國都,將太子陰謀反叛一事告知韓王,由韓王定奪。
韓旭果然上當,馬上派人火速趕往韓王宮,當然,被派出去的人還是韓安安排的。
另外,百裏外的韓安開始不慌不忙的拔營,並派出信使通知韓王,說新式武器的後兩份圖紙已經到手,卻不想走漏了風聲,趙巍兩國蠢蠢欲動,他隻能隨大部隊行進,才能確保安全。
韓王無奈之下,隻好讓他繼續統領三軍,並且下令三軍沿途護衛,嚴防圖紙被他人搶走。
這一切,都在姬傑的計劃之中。
很快,韓王的“特使”到了城外大營,帶著“兵符”和“聖旨”一起來的。
“聖旨”上說城外大營從即日起歸韓旭統領,衛戍國都,“兵符”就是掌軍憑證。按照一般慣例,掌軍要有虎符,“聖旨”對此事有所解釋——虎符現在太子手中,為確保安全,隻能用它物作為替代。
為此,大營守將有些不以為然,但韓旭接到聖旨後就嚴令沒有他的許可,任何人不得出入大營,違令者斬首!
韓旭這麼做,是怕大營中安插了韓安的耳目,萬一有人逃出去報信,事兒可就壞了。
這次還真不是衛隊長向他建議的,本來他是想說這些話的,看人這回韓旭想到了前麵,他省了不少勁兒。
大營守將也沒閑著,他讓人趁夜溜出去,不是為通知韓安,而是前往國都求證,看看到底有沒有韓旭以兵符接掌大營一事,作為一方將領,他有職責搞清楚此事。
同時,韓安在留在國都的人開始行動,他們冒充是韓旭的客卿,“秘密”收買守城將士,與他們約定某某某天的某一段時間,大開城門韓旭將率領大軍進城,然後逼宮,等他坐上了王位,人人皆有封賞。
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被錢財收買,更何況這隻是空頭支票,不少心思縝密者老早就看出了端倪,隻是一時之間他們還沒聯想到是韓安搞的鬼。
大營守將派來求證的人也到了。
一時間,新鄭城中風言風語,眾人風傳王子韓旭將率兵起事,很多膽小的人卷著財物帶著老婆孩子出城逃難,免得被殃及池魚。
這件事最終還是傳到了韓惠王的耳中,他不相信韓旭有這麼大的膽子,可各方麵綜合而來的情報無不證實了這一點。還有一點韓惠王想不明白,韓旭的腦子是不是被驢踢了,手裏僅僅掌握了一兩萬人就敢發動兵變,也太自不量力了吧?
轉念一想,這小子一定是看到自己的太子哥哥現在手握重兵,要不趕緊起事的話,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對,一定是這樣,韓惠王下了定論!
接著,新鄭城展開了對守城將士的大清洗,凡是跟韓旭“有染”的將領,不管職位高低、功勞大小一律抓捕,然後送到菜市口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