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了不少的問題之後,隨後記者的提問就變得有些尖銳了,直接對著秦淮問道:“你為什麼選擇《加勒比海盜》這樣一部影片?你難道不知道海盜電影已經沒落了嗎?”
“從小我就喜歡海盜電影,”秦淮不可能什麼都說實話,開始了胡扯,不過是按照劇組的宣傳設定胡扯,“《黑海盜》、《船長血》和《金銀島》都是我喜歡的電影,時至今日這些海盜片的魅力一如往昔,我們拍攝的也不是一部傳統的海盜電影,相信《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會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口味。”
這都是劇組在宣傳推廣中設定好的口徑,秦淮當然會遵守,繼續說道,“編劇特德-艾裏奧特和特裏-羅西奧在影片故事中融入了引人入勝的超自然元素,而且在影片拍攝過程中,兩人在片場自始至終全程陪同。”
像是這種故意放出去吸引影迷的噱頭,任何劇組都運用的極其熟練,秦淮又開始說道,“其實早在完成1992年的《阿拉丁》之後,艾裏奧特和羅西奧就想創作一部海盜片劇本,但當時沒有電影公司對這個想法感興趣,兩人的構思由此醞釀了整整10年。”
如果說之前的話還有點依據,這種什麼影片醞釀和籌劃了十年的話,就是純粹為了製造噱頭胡說八道了。
嗯......十年前,兩位編劇想著可以寫個海盜劇本,然後什麼都沒有做,十年後,一部由他們編劇的海盜電影誕生了,於是醞釀了十年。
來到這裏的一段時間裏,秦淮也算是發現了,幾乎所有的好萊塢大片,在宣傳營銷中,都會宣揚影片籌劃了多少年,這當然都是糊弄鬼的話。
為什麼要這麼說?因為媒體和觀眾就吃這一套。
好萊塢有完整的市場運作體係,宣傳營銷推廣就像好萊塢的電影製作流水線一樣,有著大量行之有效的模板。
采訪進行的很順利,每個人的旁邊其實都有迪士尼的新聞公關人員在跟隨,以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接著,秦淮、約翰尼-德普和凱拉-奈特莉三個人聚集在迪士尼用來宣傳《加勒比海盜》和加勒比海盜遊覽項目的巨幅廣告海報麵前,任憑記者拍照合影,他們三個人始終都在展現友誼天長地久。
當然,相比於一般的劇組,秦淮、約翰尼-德普和凱拉-奈特莉三個人的關係,確實要好太多了。
活動搞完,三人繞到廣告牌後麵,這裏搭建了一個巨大的帳篷,傑瑞-布魯克海默和迪士尼的一些高層都在這裏。
周圍少了記者,向著帳篷入口走去的時候,凱拉-奈特莉特地拉了秦淮一下,讓約翰尼-德普一個人走在了前麵,凱拉-奈特莉還是有些不喜歡約翰尼-德普散漫的性格,有些太過於自由了。
前麵的約翰尼-德普剛剛走到帳篷門口,突然停了下來,秦淮和凱拉-奈特莉也停下站在了約翰尼-德普旁邊。
因為帳篷內,華特迪士尼的董事長邁克爾-艾斯納正在向傑瑞-布魯克海默抱怨,而話中的主角就是約翰尼-德普。
“他們接受不了這個角色!影迷肯定接受不了!”邁克爾-艾斯納似乎沒有注意到門口,“約翰尼-德普會毀了這部電影!你知道我看過樣片片段後有什麼感受?這家夥怎麼了?他是不是有點弱智?他是不是喝醉了?他是不是個g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