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際能源署:全球能源需求重心向亞洲傾斜(1 / 1)

國際能源署:全球能源需求重心向亞洲傾斜

環球視野

據環球網11月14日報道,總部位於法國巴黎的國際能源署11月12日發布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為全球能源發展繪製了一幅新的圖景。報告認為,能源需求重心正向新興市場國家轉移,尤其是中國、印度和中東地區國家。

報告說,受益於水力壓裂等新技術的應用,美國頁岩油產量繼續大幅增加。美國將在2014年第二季度超越俄羅斯成為非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家中最大產油國,並將在2015年取代沙特成為世界頭號產油國。屆時,美國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依賴將進一步下降,其能源更接近於自給自足狀態。報告指出,未來幾年油價繼續上漲,將刺激美國的輕質致密油、加拿大的油砂以及巴西的深海油等非傳統資源的開發。到2035年,原油均價將升至128美元/桶,較2012年展望預估提高3美元。

報告同時指出,盡管未來數年頁岩油等非傳統能源的產量可能激增,但全球並未“接近一個新的石油富裕時代”。國際能源署首席經濟學家法提赫·比羅爾表示,未來原油市場將發生兩個階段變化:截至2020年,輕質致密油產量將大幅增加,同時巴西原油供應增加也意味著未來幾年全球對中東石油的需求將減少。不過,由於美國輕質致密油資源有限,產量將走平然後下滑。在2020年以後,中東將重新主導石油供應市場,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全球能源份額將上升,再度成為低成本石油的主要來源。

石油輸出國組織在日前發布的《世界石油展望2013》報告中承認,美國頁岩油產量激增對目前的石油市場產生巨大影響,但對頁岩油的生產速度同樣持懷疑態度。該組織認為,鑒於全球石油需求處於上升趨勢,北美,特別是美國的頁岩油產量增長從長遠看不會對國際市場造成太大影響。該組織還認為,石油公司在北美開采頁岩油的成功經驗不可能在其他地區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