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大央行達成長期流動性互換協議
環球視野
第一財經網站10月31日消息,全球六大央行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確定的緊急流動性互換機製將轉為永久性,以防止未來發生金融市場動蕩。
全球六大央行在周四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由歐洲央行、美聯儲、加拿大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達成的臨時性雙邊協議將被轉換為貸款工具(Standing Facility),允許金融機構在必要之時獲得全球貨幣。
歐洲央行表示:“現有臨時的貨幣互換協議將有助於緩解金融市場出現的緊張局勢,並降低危機對經濟環境帶來的負麵影響。這些協議將繼續作為審慎的流動性後援。”
目前,各國官員都在加強各方在2007年信貸市場出現凍結時構建的關係,當時確定讓美元、歐元和其他貨幣能夠在一國必要之時發揮作用。目前這項決定正值美聯儲似乎開始放緩其月度購債計劃之際。如果美聯儲削減其QE政策的規模,全球市場的利率水平可能會被推高。
瑞穗實業銀行市場分析師 Daisuke Karakama表示:“在有關為全球市場構建安全網上,並不存在太多此類工具。盡管目前這些工具並不必要,但一旦出現緊急狀況,這些工具將會派上用場。其他國家的央行也可能會將臨時性的貨幣互換協議轉換為永久性的危機後援資金。”
據了解,除瑞士央行外的五家央行之間形成的雙邊互換額度是在2011年11月確立的,當時還存在美元協議,正值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運轉造成威脅之際。這些協議都將在2月1日到期。
歐央行在31日表示,將繼續執行對美元的常規操作,為銀行提供7天和3個月的資金。
英央行行長卡尼在本月表示,全球協議網絡有望涵蓋人民幣。據了解,在今年6月,英央行同意與中國人民銀行達成貨幣互換協議。歐央行在本月也與中國人民銀行達成了類似的互換協議。
在今年6月,全球貨幣市場利率攀升,當時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該行可能會在今年削減該行每月850億美元資產購買項目。但美聯儲在本周三做出決定,將維持現有貨幣刺激舉措,並表示,希望見到更多有關經濟持續提升的信號後再對現有貨幣政策進行調整。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周四於東京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我們並不擔心全球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全球六大央行之間達成的貨幣互換協議已經為市場注入了永久的流動性,協議的達成旨在穩定全球市場。協議將在明年2月到期,因此,我們不應該在有關是否延長這項協議上為市場帶來不確定性。就目前而言,我們無意將協議擴展至六家央行以外。”
伯南克曾在2010年公開反對確定永久性的貨幣互換,當時韓國試圖支持這一構想作為其推進永久性全球金融安全架構的部分舉措。
伯南克表示:“我們沒有必要為金融市場提供這種永久性的服務。我們應該為銀行構成一定的壓力,至少是一種影響力,使其更好的管理這些貨幣不匹配(currency mismatch)。”
韓國央行行長金仲秀在周四於首爾接受媒體記者地采訪時表示:“永久性的信貸協議無疑將有助於維持全球金融穩定。”但對於韓國,這個亞洲第四大經濟體,是否需要達成類似的協議,他拒絕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