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大鎮之長必大才(1 / 2)

說起來這也是很嚴格的要求了,這樣的條件一下子就讓報名的人群減少了百分之九十,這些人要不就是級別達不到,要不就是年齡超標。還有的是級別太高也不行,像是某位副處級的幹部,按照他的級別到了六安鎮,沒有辦法安置他的工作了。市委就是想把六安鎮的幹部打造成一支後備隊伍,一支年輕朝氣蓬勃的幹部隊伍,作為一個基地來建設。這樣說起來胡振也算是費煞苦心了,一旦這麼多人培養起來,那麼路一鳴作為大班長可是會有一大批忠實的部下,做領導的沒有自己的班底可不行,更深的原因就是路一鳴現在還是他胡振的嫡係,這麼多人的力量也是可以隨時為他所用的。

路一鳴現在沒有那個心思關心市委常委會上的鬥爭,他現在恨不得一天當成一年過,總是嫌日子過得太快了,那麼多的事情等著他去做,反正上麵的事情他也是走個過場,真正的決策還輪不到他來做決定,給他麵子是一回事,看不清狀況就是另一回事了。組織上決定的人選他要是真給否決了,哪得罪的可是市委常委,以後別想著有安生的日子過,充其量他也就是個名氣大點的鎮長,還不至於狂妄到那個地步,再說他的用人之道向來是,沒有不可用的人,關鍵是看你怎麼去用他,誰沒有缺點,幹嘛要盯著是人家的缺點不放,要多看看人家的長處。

新鎮區現在是熱鬧非凡,十幾個房地產公司的施工隊伍一下子湧進了新鎮區,絕對是很壯觀的。到處是高聳的塔吊,往來運輸水泥磚石等建材的車輛簡直是車水馬龍川流不息。

這一切都得力於胡振的那份省委城改會議紀要,讓路一鳴成了二十個試點鄉鎮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對於城改建設,國家都有統一的資金投入,當然不是要多少給多少,而是在城鎮經濟穩定的情況下,給予政策支持。

全國一千二百多個龍景市,粗略統計,大概有一萬五千多個鄉鎮,按照中央對城改建設的投入的資金來看,大概是投入了三萬億資金,因此,劃撥每個城鎮大概有二個億。

二個億,並不能一揮而就建設成功一個美麗的鄉鎮,首先還是要靠鄉鎮自身的造血功能,總不能城鎮建設好了,老百姓都餓肚子吧!路一鳴是第一個申請到這筆資金的鎮長,很多試點鄉鎮都在觀望,甚至有些望塵莫及,相比之下,六安鎮的有自己獨特的支柱產業,他當然敢幹。而且,這些支柱產業也是路一鳴努力的結果。

當然,路一鳴步子也不敢亂動,一個鄉鎮下麵還有二十幾個鄉村,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按照計劃一步步來,一口吃個胖子那是白日做夢。

這一天,六安鎮鎮政府掛了一條喜慶的大紅條幅,上麵寫著,歡迎新同誌。就好像是小學生開學第一天,歡迎新同學的。經過組織部一段時間的選拔挑選任命,大概有四十多人的幹部和職工隊伍入駐六安鎮,當天他們坐著三輛中巴車前來報到,是市委組織部部長丁家明親自送來的。

幹部任命調動的權力在市委組織部,因此,這次丁家明幫了路一鳴一個大忙,送來的據說都是精英,是他親自把關的。路一鳴作為六安鎮老大,親自迎接,而在迎接的過程中路一鳴也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在銅陵見過的那位女警羅婷婷,沒想到她也下了基層。

丁家明笑著拍了拍路一鳴的肩膀,囑咐他幾句,並把一份任命書交給路一鳴,然後就忙著回去。丁家明現在剛當上組織部部長,對工作那是相當的有熱情,路一鳴也沒留他吃飯。

因為路一鳴這邊也夠忙的,不管是幹部還是職工都要安排宿舍。這些人一部分是住在單位,有些有家有口的,市裏有房子的,就沒聽乘坐班車上下班,說真的,很辛苦。

班子都到齊了,路一鳴開了全鎮職工大會。現在六安鎮鎮政府的編製空前達到了一百五十人之多,還不算一些臨時工和編製外的工作人員,在會議上路一鳴對所有投身新城建設的同誌表示歡迎,同時也提出幾點要求。

簡單發言結束,路一鳴又請新來的幾位同誌發表一下想法,這些朝氣蓬勃的大學生踴躍發言,各抒己見,讓路一鳴打心眼裏滿意。隨後,會議結束。接著,路一鳴又召開了六安鎮鎮幹部在一起開會,一些新任命的幹部連路一鳴都不認識,從今天開始就要把他們都團結在自己身邊。

六安鎮除了黨委、人大、政府三大領導機構,沒有變化之外,其他的均有調整。黨委書記,鎮長還是由路一鳴擔任,人大主任朱雪峰,等於說,除了人大,路一鳴負責黨委和政府兩大機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