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奪回兗州,製定一生中最重要的戰略(2)(2 / 2)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十二月,兗州叛軍隻剩下最後一個據點——陳留郡的雍丘城,負隅頑抗者不是別人,正是張邈的弟弟張超。張邈本無用兵之能,被曹操打得四處逃竄不見蹤影,隻留下弟弟保守住最後一座城池。而張超卻自負其勇誌大才疏,隻跟曹操見了一仗就輸光了本錢,隻得死守城池等死,已被圍困了近四個月。

“困了這麼久,人心潰散糧食告急,咱們現在攻城一定會輕而易舉拿下來的。”夏侯惇向曹操建議道。

曹操站在大營轅門處,抬頭望著這座殘破的雍丘城,意味深長地搖著頭:“我不想攻下這座城,圍困他們就好了。我要讓張孟高主動向我投降,隻要俘獲了他弟弟,張孟卓就會回來。”

“你想讓張邈回來幹什麼?”夏侯惇不解地問。

曹操看看兄弟,這問話他實在回答不上來:是啊,我想讓張邈回來幹什麼呢……回來給我下跪認錯嗎?似乎沒有必要,這個世道根本沒有君主與法度,誰沒權力擁有一點野心呢……回來讓我處死嗎?我下不去手,當初是他最早收留我共同舉義的,而且還照顧過我的家眷,誰料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回來與我重結舊好嗎?不可能了,這段裂痕永遠也不會彌合,這個昔日的朋友我已經徹底失去了……這一切應該怪誰呢?

“姐……將軍!”這時卞秉興衝衝跑了過來,“大喜大喜!”

“何喜之有?”曹操低沉著臉問他。

卞秉笑道:“張邈走投無路,南下投袁術處借兵,半路被其部下殺死,人頭都給咱送來了!你快到大帳中看看去吧。”

曹操隻感頭上眩暈,一種淒涼感油然而生。但他穩穩心神轉念一想,張邈最終不是自己所殺,這未嚐不是一個好的結局。如釋重負的感覺隨之而來,他擺了擺手:“我不想看……算了吧……命士卒高挑人頭到雍丘城下喊話,叫張超開城投降。”

兵卒以長矛高挑人頭,告訴敵人他們的主子已死,高喊著開城投降。但張超最終也沒有投降,大約半個時辰之後,雍丘城中升起一大團黑煙——張超自焚了。

隨著這道煙霧的散去,曆時兩年的兗州叛亂徹底平息,張超的部下打開城門投降。曹操不願進去看張超的屍體,隻吩咐夏侯惇督率一部分兵馬入城,自己則漫步在大營中。午時已過,全軍上下都在埋鍋造飯,四下裏炊煙嫋嫋,似乎大家都已經忘卻了一年前那段饑惡艱苦的歲月,每個人看到他都會恭恭敬敬地施禮,還有人會將食物捧過去讓他先吃。

曹操全都回絕了,扭頭問緊緊相隨的典韋:“你餓不餓?”

“俺再餓,也要先等將軍吃過。”典韋低著大胖腦袋嚷道。

“哈哈哈……”曹操高舉胳膊拍了拍他的膀子,“走,咱們也回去吃東西吧!”

回到大帳還沒來得及用飯,袁紹的使者忽然到了,曹操便先忙著接見。那人走進帳來,恭恭敬敬向他施禮道:“我家將軍恭賀您平定兗州之亂。另外東郡太守臧旻不尊將軍之令,欲要領兵支援張超與您為敵,現已被我家將軍大軍圍困,不日就可城破。”

袁紹聞知曹操連連得勝,幾乎戡平叛亂,便不再騎牆了,又重新支持他統治兗州,並且對朱靈之事不予追究。不過臧旻可謂義士了,當初酸棗會盟他擔當盟主倡導一舉,如今又為好朋友張超舍生忘死。憑東武陽的千八百兵,即便僥幸殺雍丘也是白白殉葬啊!曹操欣賞他是個性情中人,又想起了為自己而死的鮑信,不禁歎息道:“我曹某人有鮑信,他張超也有一個臧旻,皆是有情有義之人,還望城破之日車騎將軍不要過分責難臧子源。處在這亂世,有多少人看似是朋友,可是還未至於生死,僅僅是利益麵前就你爭我奪、分道揚鑣了。橋瑁、劉岱、張邈、張超,他們全都歃血為盟,結果自相謀害,到頭來全都應了‘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的誓言,他們都算不得忠義之人。可在這樣的世道,能交上一個鮑信、臧旻那樣不計生死的知己,該多不容易啊!”

那使者被這他一番突發的感慨弄得不知所措,隻得尷尬地支吾道:“呃……使君說得對。”

曹操瞧他一臉窘相,也覺得自己失態,揮揮手道:“我姑妄言之,你姑妄聽之,其實你們河北那邊的事我也不該插嘴。最近我忙著四處戡亂,不知你家將軍那邊戰事可好?”

“好得很呀。前不久將軍襲破了黑山賊的老巢,不僅殺了於毒,還把西京任命的偽冀州牧壺壽也給收拾掉了。公孫瓚殺了劉虞不但沒得好處,還把劉虞的部下都給逼急了。現在閻柔、鮮於輔、鮮於銀等將領組織兵馬都在反公孫瓚,還聯係到了烏丸人幫忙!”那使者越說越興奮,“劉虞之子劉和如今也投到我家將軍帳下。以前是我們兩麵受敵,現在卻是他公孫瓚兩麵受敵了。還有,田楷在青州也被我們打得立不住腳,看來他得放棄青州了。將軍又派高幹在並州招安各部流竄之賊,大部分都降服了。過不了多久,冀州、青州、並州就盡歸我家將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