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廣播駐站記者的關鍵素質(3 / 3)

關鍵素質之五“吃苦”

廣播駐站記者必須具備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當好記者,要力爭做到“五勤”。一是勤思,即時時、事事、處處都注意留心,多動腦筋思考問題,以便從中提煉出新聞來。二是勤看,這樣做主要是能夠及時掌握和了解當前的報道動態,而且還能培養自己用新聞眼來看待周圍發生的事物。三是勤聽,能經常傾聽人們的一些意見以及社會活動中的某些閑談議論,也是捕捉新聞信息的有效途徑。四是勤問,凡事要有一種好奇感,特別是在聽到一些有價值的新聞時,要追根溯源。五是要勤體驗,常言道:紙上得來終非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關鍵素質之六“創新”

創新對於廣播駐站記者來說,它有著更豐富的內涵。新聞之“新”,本身也包含了創新的要求。創新之於新聞記者,可以是媒體理念的創新,采寫實踐的創新,宣傳內容的創新等等。廣播駐站記者工作在一線,他們作為時代前進的見證者,如果沒有足夠的創新素質、創新能力,不能用創新的視角和超前的思維來把握時代前進的脈搏,就會被社會所淘汰。

關鍵素質之七“應變”

駐站記者人少事多,往往常有力不從心之感。這就要求廣播駐站記者必須一專多能,加強“應變”鍛煉,成為“全能人才”。既要熟悉廣播新聞的采、編、播工作,又要掌握錄音剪輯、合成、傳輸等十八般武藝,同時還要精通電腦、駕駛等多種現代技能。此外,駐站記者還要加強“外交”工作,廣交朋友,擴展“外援”。這樣才能把駐站記者的觸覺延伸到各個領域、各條戰線。

關鍵素質之八“開拓”

廣播駐站記者,要銳意進取,勇於實踐。實踐是創新的磨刀石,開拓是創新的加速器。一個優秀的廣播駐站記者應當具備開拓的激情、思路和動力,大膽探索推進新聞宣傳工作發展的新思路、新辦法,推動事業發展。

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麵加強廣播駐站記者素質建設。

(1)采取多種形式組織記者學習政治理論。媒體除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記者學習政治理論、邀請一些專家學者授課外,還應有計劃地分期分批組織駐站記者去進修或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短期政治理論學習,參加教育培訓、參加職業道德教育等。

(2)鼓勵自學與強化培訓相結合。媒體要針對廣播駐站記者隊伍實際,采取以業餘自學為主、參加短期培訓和脫產學習為輔的方式,鼓勵記者自學和參加一些高等院校舉辦的新聞專業的函授學習,以提高廣播駐站記者的業務素質。

(3)鼓勵廣播駐站記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同樣一個新聞題材,為什麼有的記者寫得很生動,有的記者卻寫得枯燥乏味?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是否真正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

(4)引入競爭機製,不拘一格選用人才。廣播駐站記者隻有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才能麵對各種嚴峻的挑戰,才能適應新聞宣傳工作要求。

總之,廣播駐地方記者站,要想完成好黨和政府的重托,在社會正在進行轉型的今天,必須把提高駐站記者素質當作發展記者站的第一要務,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這個核心,認真抓好自我完善,運用統籌兼顧這個根本方法,努力拓展功能,力求取得跨躍式發展的成果。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台記者部)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