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視專題節目如何提高收視率(1 / 2)

聲屏世界

作者:白茹

【摘要】追求專題的新穎、厚重和典型,是《知音》雜誌成功的奧秘所在。《知音》雜誌的做法同樣值得電視人的借鑒。

【關鍵詞】電視專題 收視率 《知音》

曾幾何時,電視節目專題在中央電視台、省級電視台乃至地市電視台都是紅紅火火。以央視的“實話實說”安徽衛視的“東方紀事”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電視專題節目占據了電視節目的黃金時段。然而,隨著選秀節目、娛樂節目、相親節目的風生水起,具有新聞傳播意義的電視專題節目的收視率每況愈下。難怪央視靠做專題節目起家的大腕級人物崔永元多年前就曾借助與趙本山宋丹丹合演小品時揶揄央視專題節目“小崔說事”:“沒關係,這節目收視率低。”

誠然,在電視節目的形式上新聞工作者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嚐試新的節目形式,但具有新聞傳播意義的電視專題節目隻要新聞(消息)存在一天,它就不會消失。因為受眾對一條具有特別意義的消息(新聞)不僅需要知其然,還需要知道知其所以然。就一個新聞事件而言,受眾不僅需要新聞背後的背景資料,還需要深度點評與剖析。而滿足受眾的這些收視欲望,電視專題節目是一種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表現形態。

那麼,電視專題節目在各種形態的競爭中如何提高收視率,或者通俗的表達怎樣吸引觀眾的眼球呢?筆者認為一檔電視專題節目必須同時具備三個特點。

第一、新穎

綜觀各省級、地市電視專題節目,題材定位欄目設置大同小異。最多的就是法製類專題節目。如“法製時空”、“案件調查”、“今日說法”、“拍案說法”、“拍案驚奇”等等。無外乎婚外戀、財產糾紛、情感糾葛,看完前半部便知後半部。取材老套、雷同,缺乏創意,的確使人審美疲勞。就此現象而言,《知音》雜誌的做法值得電視人的借鑒。許多年來,《知音》的銷售量有增無減,即便是今日在報攤上看到最多的雜誌恐怕還是《知音》,其實《知音》從開始到現在恰恰一直就是在做專題。為什麼《知音》的讀者數量不降反升呢?那是因為所有為《知音》寫稿的人都知道,題材新穎是《知音》雜誌的第一標準。舉一個網戀的例子,2001年,《合肥晚報》的一名女記者與黃山市的一名公安幹警因網戀而結婚。在當時,網戀已不屬於新聞。但《知音》在報道這檔新聞時,筆墨完全不在網戀上。它先是告訴讀者,黃山市的一名警察因夫妻鬧離婚嚴重刺激了正在讀高中並且成績十分優秀的女兒。在巨大的精神壓力下女兒得了失憶症不得不休學治療。良心自責的父親萬般無奈之下通過網絡尋求幫助而巧遇《合肥晚報》單身女記者,這位女記者用自己慈母般的心最終幫助的女兒恢複記憶並在複讀一年後考取了中國科技大學。可以想象,如果文章取材著眼於網戀,它的意義將會被淹沒在讀者的視線中。

第二、厚重

作為電視專題節目,十分忌諱浮光掠影,它有幾個關節點就會有幾個亮點,節目的一波三折才能收到激動人心的效果。我們的很多電視專題節目,雖然時間長度夠了,但情節內容的厚重卻不夠。在安徽金寨縣曾經發生過一件事,有五個兄弟住在金寨與英山(湖北)交界的深山裏麵,一條河上因為沒橋每年發洪水時都會淹死人,這五個兄弟用自己打工掙來的錢修了一座橋。這就是安徽某報社當時報道的不足250字的一條消息。但《知音》得知後派記者采訪最後發了一篇7000字的文章——“農家五兄弟和一座悲壯的橋”,它首先介紹了農家五兄弟為什麼拿自己打工掙的錢來修橋,大哥叫尹代運,兩年前他曾抬一名產婦過河,不料山洪爆發,遲遲不得過,眼睜睜看著產婦在河邊難產而死。這件事又強烈刺激了他,他發誓一定要修一座橋,他到村裏鄉裏縣裏甚至省裏要錢修橋都空手而歸。盡管如此,建橋的情結卻與日俱增。最後他率五兄弟到南京打工兩年,用掙來的錢建了一座氣勢恢宏的大橋,不料工程進入收尾階段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山洪衝的無影無蹤。五兄弟不甘失敗,舉債化緣再次建橋,因為經濟實力不足,建起的橋難擋風雨,又塌了。屢建屢塌的悲壯之舉感動了很多鄉民和縣市領導,最終通過交通廳撥款、鄉民義工等方式建起了一座通過技術監督部門驗收合格的大橋,《知音》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央視《實話實說》等專題節目紛紛給予報道。由於故事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命運牽動許多讀者的心,為數不少的善良讀者捐款幫助當事人還清了債務,《知音》為此還做了後續報道,在讀者中造成了相當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