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乘興而來敗興歸(1 / 2)

吳靚媛和小雅與小愛三人,第一次深夜同居一室,促膝長談。她們沒有一人有拘束感,她倆隻把口中的媛姐姐,當成了自己一樣的同齡人。

小愛看到吳靚媛,那又要陷入沉思的眼神,趕緊說道:

“媛姐姐,把你和肖堯哥哥的故事,說給我倆聽聽唄。”

吳靚媛一下就聽出了小愛略含醋意的腔調,和她的話中有話,她嗔怨的看了小愛一眼

“你別在那想套話,你想問什麼,就直接問,我和你肖堯哥哥,會有什麼故事?我是想到了那一次我們一起出去玩,是一大幫人去玩,不是我和他倆人。”

小愛被吳靚媛直接揭穿,她也沒有在意,微微一笑閃過,認真的聽著吳靚媛,說起他們那次遊玩來。

那是剛剛進入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時候,皂公中學團支部,在支部書記朱老師的倡導下,要組織一次全校團員一日遊。

那個時代,旅遊對於整個上層社會來說,都是很奢侈的名詞,更何況這次是麵對農村的初中生。所有有幸能夠參加的團圓,一個個都歡呼雀躍,無比興奮。

女同學紛紛拿出,自己平時舍不得穿的漂亮衣服,沒有的,甚至向別人借來壓箱底的寶貝裙子。她們誓要將自己靚麗的容顏,美好的青春,展現在大自然的明媚春光前。

是日一大早,團支書把全校的團圓,集中到一起,做了一番出發前的交代和準備工作。

在他的帶領下,同學們來到一條大河邊,坐上一艘早已預定好的小船。在船頭,他們豎起一麵帶來紅旗,這是朱老師在學校就預備好的。

波光粼粼的河麵上,小船在蕩漾,鮮豔的紅旗,迎著春風飄揚。一船的少男少女,在朝霞的映襯下,滿麵紅光,青春洋溢。那真是山美水美人更美。同學們快活的跟要上天似的。

小船順著河流,在水麵上遊走,裝滿了一船的歌聲,運載著超重的快樂。十五公裏的路程,三個多小時才到達果湖入口處。

終於見到果湖了,百裏果湖一望無際。湖中央漁船遍布,船帆林立。遠方冒著滾滾濃煙的拖輪,牽引著十幾條貨船,跟在身後,浩浩蕩蕩的穿湖而去,場麵蔚為壯觀。

縱觀果湖,可謂是:天蒼蒼,水茫茫,風吹浪打見魚徉。波浪有節奏的怕打著護岸,濺起白白的浪花,引來水鳥不斷的翻飛逐食。

團書記請船老大,直奔隱隱看出四個山頭的重廟鎮吃午飯。

重廟真和與它南北呼應的錐子山,以及緊鄰錐子山腳不遠的拖鞋山,都有一代一代流傳下來的故事。

傳說果湖又名焦湖,重廟、鼓山、錐子山、拖鞋山,都是焦姓家人的化身。他們一家人,為了挽救別人的生命,把自己陷落在茫茫湖水中千萬年,飽經著風吹浪打,日曬雨淋。

吃罷午飯,一行學生,再次乘船,前往離重鎮不遠,直立在湖水中央的錐子山。船一靠岸,一群少男少女,像放飛的籠中小鳥一樣,歡快迅速的隱入到山林之中。

錐子山以石為主,沙泥為輔。山頂下麵好像是空的,人走在上麵,像打鼓一樣咚咚響,整個山頂,長滿了馬尾鬆。從山頂看果湖,白茫茫一片,湖水近在咫尺,可你真想夠著水要下山走很久。

錐子山上有最名的景觀,就是武峰塔,錐子山名的由來,也是因為遠遠的看著此塔,就像一把鋒利的錐子,直刺藍天。

武峰塔共有七層,飛簷懸掛的風鈴,在強勁的湖風撥動下,發出清脆悅耳的青銅敲擊聲,給這些初出茅廬的農村娃,帶來了無窮的遐想,他們紛紛鑽進塔身,爭先恐後的湧上塔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