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女孩,由於性格內向,不善於言談,因此,她的朋友很少。在學校裏,幾乎沒有同學和她交流,下了課,同學們都去活動了,而她,獨自一人坐在教室裏,或者,到操場上散步。初二的時候,學校裏成立了一支舞蹈隊,舞蹈老師選中了她。在訓練廳裏,她幾乎就像一尊石像,靜靜地坐著。同學們都主動地向老師請教形體和姿勢要領,而她,躲在一旁,默默地聽著,看著。看著同學們像一隻隻美麗的小天鵝,有時候,她突然自歎起來,感覺自己就像一隻無人搭理的醜小鴨。
一天,老師讓同學們自我組織,兩人一組地訓練。她從休息椅上站起來,望望這個,看看那個,不知和誰搭檔。不到一分鍾,同學們已經各自找到了搭檔,沒有人來找她。那一顆,她突然委屈地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老師走了過來,問她:“你是不是不舒服?”她搖搖頭。老師又問:“那你怎麼不去訓練?”她說:“我沒有搭檔。”老師看看一組組正在訓練的同學們,說:“我觀察過你多次了,舞蹈是一種展示型的活動,需要你主動的尋求機會,明白嗎?”她點點頭。
第二天,老師繼續讓同學們自我組織,兩人一組地訓練。老師剛說完,她便從休息椅上站起來,走到靠近的一個同學麵前,說:“咱們一起練吧。”那個同學看也沒看她一眼,便和身邊的一個同學合成了一組。她隻好走向另外的同學,但是,還沒等她走過去,人家哼了一聲,便走向了旁邊的同學。接下來,她一次次碰壁。她突然哇地一聲,抱著臉哭起來。老師走了過來,拉著她的手說:“好孩子,不要哭。”
說完,老師對同學們說:“你們為什麼對她這麼冷漠?”一個同學說:“她這麼笨,誰肯和她搭檔?”老師說:“你怎麼知道她笨?”那位同學說:“還用說嗎,看她的樣子就知道了。”
老師搖搖頭,拉著她走到門外。她說:“老師,我不學舞蹈了。”老師說:“為什麼不學?”她說:“我……我……”老師搖搖頭,說:“如果練這點苦都受不了,你真的不要練舞蹈了。”她說:“不……不是,我笨,怕是再練下去也沒什麼成績。”老師問:“誰說你笨了?是你自己還是別人?”她訥訥地說:“剛才有同學說了。”老師拍拍她的肩,說:“但老師不認為你笨,老師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隻驕傲的白天鵝,努力吧。”她抬頭望著老師,從老師的眼睛裏,她看到了一種期望。她胸脯一挺,說:“老師,我一定會的。”說著,她快速地跑進訓練廳。
之後,她努力訓練著,有時候,為了完美地演繹一個動作,她甚至會練上幾百遍,上千遍。期間,她摔倒了不知多少次,腳扭傷過,肌肉拉傷過,腿抽筋過。但是,沒有一次痛苦能夠讓她止步。她的心中隻有一個信念,那就是:我一定要變成一隻白天鵝,驕傲地展翅飛翔。
一年後,學校組織了一次建校三十周年慶典活動,她所在的舞蹈隊為慶典奉獻了一場生動活潑的《天鵝群舞》,而她就是所有“天鵝”中最美麗的那“隻”。
曾看過查一路寫的一篇《瞬間起飛》,感歎於其對一隻麻雀從墜落到起飛的過程描寫。
那隻麻雀本來站在窄窄的煙囪沿上,卻不小心掉了下去。接下來,作者擔心的事發生了,那煙囪是一家餐廳的,快到中午時,廚師開始做飯了,可是,就在爐火燃燒之後,突然一條直線從煙囪內劃出,直衝雲天。
作者對麻雀躥出煙囪的描寫隻有極短的一句,但是這短短的一句話,卻仿佛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壯美的畫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突然從絕望邊緣,脫離而出的弱小生靈。聯想到這一幕時,我胸腔的熱血隨著麻雀那頑強的一劃,沸騰了。
是什麼讓麻雀重新獲得了新生?作者說,是疼痛。是的,是疼痛,是煙囪受熱後,帶給麻雀的疼痛,讓它一飛而起。
由麻雀突然想到了人。我們也許會像麻雀一樣,陷入一個又一個困境。生活中,不乏被不幸擊倒的人,而遭遇不幸的他們,大多選擇的是失落、頹唐,哀怨,其生命力遠不如一隻麻雀堅強。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隻要打開它,你就會像麻雀一樣,從絕地,一飛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