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自小便是個膽小鬼,他不敢黑夜裏走路,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裏,甚至,連去廁所也要父親陪著。
一天,父親對他說:“孩子,咱們家的果子熟了,你去摘幾個來吧。”少年搖搖頭說:“爸,我不去。”父親歎息道:“為什麼不去?”少年說:“果園裏一個人也沒有,我怕有鬼。”父親說:“那好吧,爸和你一起去。”有了父親的陪同,少年就不害怕了。
兩人一前一後來到了果園裏。父親指著一棵樹說:“孩子,高處的你爬樹摘吧,低處的爸在下麵摘。”少年像猴子一樣爬到了樹上,他將籃子掛在樹枝上,摘的果子全放在籃子裏。過了一會兒,少年摘滿了籃子,說:“爸,你接著,我把籃子遞下去。”少年說了一聲,不見父親答應,他低頭一看,哪裏還有父親的影子。少年大聲地叫著,果園裏隻有風吹樹葉沙沙的聲響。少年突然害怕了起來,他慢慢地溜下樹來,卻兩腿酥軟,根本就跑不動。少年連滾帶怕地來到果園邊,隻見父親正躺在一棵樹上睡覺呢。父親跳下樹來,說:“你啊,真是一點出息也沒有。”少年羞紅了臉,發誓一定要克服膽小的毛病。
一天,少年聽說鎮上有一位心理醫生,於是天一亮就出發了。來到鎮上後,少年見到了醫生,訴說了自己的苦惱,他說:“大夫,我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毛病,就是無法克服,請你幫助我吧。”
醫生說:“夜裏你為什麼不敢走路?路上到底有什麼?”少年說:“我也不知道,總之,我就是害怕。”醫生將少年帶到山前的一片空闊處,說:“你往前走一百步,然後再走回來。”少年走了一個來回,很輕鬆,他不解地看著醫生。醫生從兜裏掏出一塊黑布,蒙在少年眼上,說:“你再走一個來回。”少年張著大手,一步也不敢邁。少年說:“大夫,我什麼也看不見。”醫生說:“你雖然看不到,卻不會不知道,你前麵是一片空闊的平地,什麼也沒有吧?”少年遲疑著,慢慢地邁出腿,卻又抽了回來,說:“大夫,我還是不敢。”醫生說:“你摘下黑布。”少年將黑布摘了下來。醫生又讓他走了一個來回,然後說:“你仔細看好了,前麵可否有凹凸處?”少年說:“沒有?”醫生說:“你再蒙上黑布試試。”少年將黑布蒙上,卻仍是不敢邁步。醫生說:“你膽小的問題就在這裏,本來世界上沒有鬼,是你心裏有鬼,正像前麵的開闊地一樣,本來,這裏一片平坦,你一蒙上眼睛,就擔心腳下突然凹了下去,或凸了起來,其實,什麼都沒有。”
聽了醫生的話,少年終於大著膽子,邁出了一步,接著又邁出一步。少年繼續向前邁著,他的步伐越來越快,終於一百步到了。接著,少年又快速地邁了回來,然後摘去了蒙布,高興地看著醫生。醫生說:“你成功了。”
從此,少年像變了一個人,他喜歡探索,喜歡獵奇,喜歡上了大自然,常常一個人背上行囊外出。長大後,少年成了一名探險家,並寫出了洋洋灑灑數十萬字的《旅遊日記》。
有人說過,征服畏懼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成功為止。蒙上眼睛走路,練出的是膽量,也是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