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會說話,能辦事(6)(2 / 3)

拒絕有哪些好方法呢?怎樣才能既拒絕對方,又不傷和氣呢?以下是拒絕的一些好方法:

1.為拒絕找個合理的借口

在社會交往中,誰都避免不了拒絕他人,但是我們應該怎樣做,既可以成功拒絕對方,又可以避免雙方的尷尬呢?找一個合理的借口很重要。

黃莉在電器商場工作。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買洗衣機。看遍了店裏陳列的樣品,朋友還沒有找到令自己十分滿意的那種。最後,朋友要求黃莉領他到倉庫裏去看看。

黃莉笑著說:“真不巧,前幾天經理剛宣布過,不準顧客進倉庫。”

朋友一聽,也不好意思再說什麼了。

在這裏,黃莉是以“他人”為借口而達到了拒絕的目的,盡管她的朋友心中不悅,但畢竟比直接聽到“不行”的回答要好多了。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以下的拒絕借口:

“今天我家裏還有其他的事情。”

“那天不行,我還有活動要參加。”

“下個星期我可以幫忙,但是,現在我有事必須先走。”

“我今天已經很累了,現在要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才有精神工作。”

“我不能留下來繼續工作,我必須走了,因為我需要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這些拒絕的話有真也有假,它可以讓我們成功逃脫他人的邀約,幫助我們擺脫尷尬困境。值得注意的是,找借口拒絕對方時一定要找一個合理的借口,不要讓對方輕易就看穿你是在敷衍他,以免讓對方不快。

2.巧施緩兵之計

在與別人交往中,有些話不便或不必急於回答,就需要緩一緩,拖一拖,再做決定。

銷售經理楊大慶正與一位新客戶洽談生意,突然,一位老客戶打來電話,想要撤銷以前答應的購買協議。

楊大慶麵臨著雙重壓力,既要從老客戶那兒挽回敗局,又不能在新客戶那裏泄漏失利的信息。如果他直接拒絕老客戶,新客戶肯定能從中聽出端倪,對他產生戒備心理。如果他接受老客戶的退貨計劃,自己又要承受損失。在這時候,楊大慶靈機一動,他很客氣地對老客戶說:“這沒關係,不過,我現在正在與一位朋友談要緊事,我們明天再詳細談談,你看怎樣?”

楊大慶運用緩兵之計拖住了老客戶,避免了既留不住老客戶,又趕跑了新客戶的雞飛蛋打的局麵。

在麵臨緊急情況時,這不失為一種理智而聰明的做法,左右逢源,可以稱之為緩兵之計。

這種緩兵之計,還可以用於一些非常困難的任務上。有時候,別人可能為工作調動或親戚找工作等事情來找我們幫忙。如果我們無能為力,那麼是該當麵拒絕,還是用緩兵之計來拒絕呢?

如果直接拒絕,對方會覺得希望全無,更多的感受是你不願意為他盡力。你不妨請對方把簡曆交給你,然後告訴他:“我會盡力而為的。明天我馬上拿你的簡曆去找熟人……過幾天你再來好嗎?”

幾天後,你應該打個電話或親自上門去拜訪,告訴他你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幾天我一直為你的事活動,A單位可能沒有什麼希望。B單位卻說要研究研究。”

再過兩三天,你可以主動找到他:“真對不起,你托的事目前都已經落空了,我通過所有我熟識的人,但卻……真沒辦法,等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盡管你根本沒去找那些熟人,但對方會認為你已經去幫了忙,對你也會有感激之情。既保住了親友之情,又不會讓對方太難堪。當然,這個拒絕的過程一定要快,不能拖的時候太長,誤了對方的事。

3.轉換話題巧拒絕

當你不願答應別人向你所要求的事情時,可用巧妙變換話題的方法,讓對方處於被動的地位,從而改變對方的意圖,達到拒絕的目的。

一位名叫井上的青年去拜訪本田宗一郎,想將一塊地產賣給他。

本田宗一郎很認真地聽著井上的講話,一直沒有發言。

本田宗一郎聽完井上的陳述後,並沒有做出“買”或者“不買”的直接回答。而是從桌子上拿起一些類似纖維的東西給井上看,並說:“你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嗎?”

“不知道。”井上回答。

“這是一種新發明的材料,我想用它來做本田汽車的外殼。”本田宗一郎詳詳細細向井上講述了一遍。

本田宗一郎講了近30分鍾,談論了這種新型汽車製造材料的來曆和好處,又講了他明年擬采取何種新的汽車銷售計劃。這些內容使得井上摸不著頭腦,但感到十分愉快。在本田宗一郎送井上走時,才順便說了一句不想買他的那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