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淖滑接報大喜,隨令軍士渡河將三千秦兵的俘虜連同大批糧草物資和七萬套盔甲兵器運回孟津的楚營,交駐在新城的楚懷王落。楚懷王聞訊大喜,隨令將三千秦軍俘虜編入楚軍的作戰行列,二萬套盔甲兵器移給新城(伊川)郡守招募兵勇,全部糧草運回襄樊,五萬套盔甲兵器運回信陽招募兵勇,另令二萬楚軍步兵渡河,接替熊彪二萬匹戰馬過來。熊彪得令,隨調整設防為:馬軍三萬,其中絳城(縣)四千,翼城(縣)、陽城(縣)各三千,曲沃、侯馬各一萬。步軍四萬,其中陽城(縣)七千,絳城(縣)、翼城(縣)各五千,曲沃、侯馬二萬三千。而濟源的司馬淖滑也得到了一萬新軍。因此,黃河北岸的熊彪、司馬淖滑的楚軍已經是馬軍四萬、步軍九萬了。這時,駐在新城郡的楚懷王三十萬大軍(馬軍八萬、步軍二十二萬)已經變成三十五萬大軍(馬軍十萬、步軍二十五萬),而新城郡因為兩次獲得盔甲兵器,而招募了五萬兵勇駐防,信陽也因為得到了五萬套盔甲兵器,而招募了五萬兵勇,正在加緊操練。
楚懷王見熊彪、司馬淖滑連連取勝,黃河以北的秦軍已被熊彪、司馬淖滑困於曲沃(受楚軍重創和受牽製),隨照會韓襄王出兵宜陽、洛寧,攻打魏國的新安、澠池。否則,楚軍不僅要攻取魏國的新安、澠池,而且要攻取韓國的宜陽。並令昭睢在前、昭滑在後,各率十萬大軍向函穀關挺進。新安、澠池的五萬魏軍聞訊驚恐不已,急向函穀關的秦國名將樗裏疾求救。韓襄王接到楚懷王的照會,不敢不從,隨令宜陽、洛寧五萬韓軍攻打新安、澠池的魏軍,魏、韓二國的軍隊隨在黃河邊的義烏和三門峽展開激戰。而秦國名將樗裏疾聞訊,隨率十萬秦軍出函穀關迎戰昭睢的楚軍。
昭睢、昭滑各率十萬楚軍(馬軍三萬、步軍七萬)先後從孟津出,向函穀關挺進。一路上,新安、澠池的魏軍不敢出來攔截,任由楚軍西行。昭睢的部隊在西陽(現澠池縣正北的西陽鄉)與樗裏疾的十萬秦軍遭遇,雙方隨列成陣勢。隻聽兩邊戰鼓一咚!楚將昭睢縱馬挺槍,直取樗裏疾,樗裏疾拍馬揮戟,來戰昭睢。這樗裏疾身高1.75米,下巴和雙臉長滿胡須,有些象刺猥,年紀三十八歲左右,使一把方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隻聽噹的一聲!這是槍打在戟上的聲音,隻見火光一濺,槍戟蕩開,雙方均感到微微一震,頓知二人力道相當。這樗裏疾長戟一揮,從右向昭睢掃來,昭睢揮槍一擊,正打在樗裏疾長戟的方字叉上,用力一撥,便把樗裏疾的方畫戟壓於槍下。樗裏疾手腕用力,長戟微轉,企圖用方叉卡住昭睢長槍的槍頭,然後猛力往後一拉,出其不意的奪掉昭睢的兵器。
昭睢是何等人物,豈會不知,隻見昭睢用力一壓,雙手擺動,長槍呼的一聲,掃向樗裏疾。這一壓一掃的動作,幾乎同時進行,當真是快如閃電。這樗裏疾驟感長戟重壓,畫戟往下沉,急忙雙手用力往上抬,冷不防呼的一聲,昭睢的長槍已經掃至跟前。樗裏疾大驚,想回戟撥擋已經來不及了,身子急忙往後偏右閃開。這樣一來,樗裏疾胸前的防守便露出破綻。隻聽嗖的一聲,昭睢手中長槍的槍尖已經迅遊至樗裏疾的喉門前。樗裏疾一見大驚,頭部急忙往左擺,哪知昭睢的槍尖隨著樗裏疾的頭部走,就象一條眼鏡蛇在樗裏疾的喉門前晃來晃去,看得樗裏疾眼花繚亂,頭部搖晃沒幾下,便已經感到頭暈眼眩,很快就得敗下陣了。否則,一個稍慢,便要被一槍穿喉,命喪昭睢的槍下。
這昭睢怎麼突然有此漫不經力的銀蛇鎖喉的絕招,哦!原來是這樣,自從鄭康莊比武,才過三招便敗在鄭袖的雙劍之下,昭睢就常在想:二人搏殺,力道是一方麵,可要是光用蠻力,是沒有用的。楚懷王三槍便斃殺了魏軍頭牌勇將犀,為什麼呢?那是因為犀的力道遠不及楚懷王而又用刀硬接,豈有不敗之理。而當年在鄭康莊練武場上,楚懷王三槍不僅勝不了鄭袖,反受她所製,為什麼呢?因為楚懷王的每一槍,鄭袖都輕身避開,順槍而進。看得出,當年要不是鄭袖故意右手劍走偏,那麼,那一劍就不是擦肩而下,而是穿肩而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