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積極的自我動機有兩個來源:一是個人的和現實的自我期望;二是恐懼和願望。無論恐懼還是願望,都是最高的刺激劑,當恐懼和願望同在心中時,恐懼是有破壞性的,而願望則引導你實現目標,取得成功,得到幸福。他們集中注意力於成功的報酬,並積極地跳出畏懼和失敗的糾纏。成功者總是說:“我想……”“我能!”
第二,懷有熾熱的自我期望
期望是對未來的事物或人的前途有所希望和等待。成功者期望成功。他們把生活看做一場非常真實的競爭,而不僅僅理解為簡單的冒險。他們期望成功更懷有想要成功的欲望,懂得成功是由自己去創造的自我控製和準備成功的信念為前提。
生活中的成功者相信自己預言的能力,保持著努力向上的勢頭,期望一個較好的工作,保持健康的身體,收入能有不斷的增加,有熱情的友誼和新的成功。成功者總是把問題看做向能力和決心挑戰的機會。一種熾熱的期望是產生向上力量和贏得“好運氣”的最實在的方法。人生本來就應為實現自己的預言而存在;人所能獲得的都是他曾想象描繪的東西。成功者總是豪情滿懷:“今天幹得不錯,明天肯定更漂亮!”隻要我們活著,就應經常向往著最美好的前景,在心裏刻畫它,想象它。這樣,我們就能夠從各方麵做好迎接成功的準備。
第三,思考如何走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
生活中的成功者信奉現實的自我調節,設計生活中的目標。他們有著合理的生活計劃、總的目標和明確的任務,每一天的工作任務明確。他們日複一日地努力著,決心達到確定的目標,得到要得到的一切。他們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懂得自我指揮。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為一條船。在人生海洋中,很多人像無舵船,他們總是幻想著“什麼時候能漂到一個富裕繁榮的港灣”。對風浪海潮的起伏變化,他們束手無策,隻有任其擺布,聽其漂流,結局大多是觸礁或擱淺。但那些成功者,他們把時間用在實施計劃、確定目標和航向上,研究了最佳航線,學習了航海技巧揚帆遠航,從此岸到彼岸,有計劃地行進。那些無舵船一輩子航行的距離,他們隻要兩三年就達到了。
成功者的自我調節,秘密在於建立一個清楚的、明確的行動計劃和目標,並經常思考修整,在完成計劃和達到目標中贏得成功。
正確地認識自己,回答好人生的問題
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經常引用的一句話就是:“認識你自己。”現在,這句話已經成了追求卓越人士自覺遵守的信條。為了充分實現人生的理想,首先要認識自己,看清自己。隻有真正認識了自己,才會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才能夠有作為,更好地發展自己。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是一項成就事業最起碼的能力,如果連這項能力都不具備,這個人的一生將很難有所作為。一個人無法認識自己,就很可能會選擇自己不擅長的目標和職業,奮鬥一輩子仍然在原地打轉;一個人無法認識自己,在愛情上會錯誤地選擇一個人,一輩子都在痛苦中煎熬。
認識自己雖然重要,但認識自己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認識你自己嗎?生活中的很多人也許會經常這樣感歎:“我越來越迷茫了,越來越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了。我的理想在哪裏,我的目標在哪裏,我都不知道。我隻知道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渾渾噩噩地生活。沒了激情,沒了希望,我這一生就這樣完了。”世界上最悲哀、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如此,活了一輩子還沒有活出個樣來,還沒有弄清楚自己活著的意義,還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一定要仔細地想一想: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
很多人總說自己不成功,總抱怨自己的機遇不好。然而,怨天尤人沒有任何用。為什麼不成功?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真正認識你自己了嗎?你按照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去做事情了嗎?還是盲目地看見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很多人不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沒有真正地認識自己,走了很多彎路,到頭來發現這條路不適合自己。於是,又走回來。可見,一個人清楚地認識自己,對人生、對成功都是至關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