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的成功秘訣主要有兩點,那就是:努力工作,贏得老板的青睞。斯蒂芬·柯維說:“大部分的人都因為不懂得在職場采取正確的策略,以致造成終生追悔莫及的遺恨。說起來,掌握晉升的時機似乎是一種天賦的特別直覺,但它和經驗一樣,必須通過學習和鍛煉而來。”在一個公司裏,並不是具有傑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隻有那些富有責任感、勤奮刻苦、絕對服從並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選擇適合自己做的事,合理確定職業方向
今天,人們開始比以往更多地考慮從為數眾多的可能性中為自己選擇職業。職業選擇的過程是一種決策的過程,是將個人特點與工作需求最大限度地相匹配的過程。就像世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一樣,世上也沒有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心理特點和技術特長,也總存在著一些更適於他做的工作。
在確定職業方向方麵,有兩種極端的觀點是需要得到糾正的。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每個人都可能在任何工作上獲得成功,每種工作都可能由任何人做好。這種觀點是站不住的。很顯然,一個有色盲的人,就不能勝任從畫家到化驗員的許多種工作;許多人由於自身生理、心理特點的局限,不能成為一名高速戰鬥機的駕駛員。另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存在著一種最佳職業,對於每一種工作來說,都存在著一類最佳人選。這種觀點也是站不住的。事實上,對於具有某種生理、心理特點的人來說,他都可能在若幹職業上獲得成功。這些職業對人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相似的要求。例如,對於一個思維敏捷、長於言談、性格外向、喜好與人交往、有感染力的人來說,他既可能在政治領域中獲得成功,成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他也可能在經濟領域中獲得成功,成為一位有名的企業家。對於某一種特定職業來說,也可能由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理心理特點的人來完成。例如,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既可能具有暴躁、外向的性格,也可能具有穩重、內向的性格。
有學者指出,隻有很少的人,可以在幾乎一切工作上都能得到滿足,和獲得職業上的成功;隻有馬路清掃之類的很少的工作,是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勝任的。即使是幾乎什麼人都可以勝任的工作,也並不能給所有的人帶來滿足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總有一些工作更適合他的特點;對於大多數工作來說,也總有一些更適於承擔之人。為了獲得職業上的成功,為了生活得更好,有必要更多地了解和更準確地認識自己的心理特點,更多地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一位名人曾經說過:“一個人一生隻能做一件事。”他所說的一件事,實際上就是指某一項宏大的事業。一個人本事再大,精力再多,壽命再長,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三百六十行都嚐試到,他所做的事情實在是有限的。
因而,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的價值,就得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就得選擇最適合於自己去做的事。不要什麼都做,結果什麼都做不到極致,既浪費了時間,也浪費了生命,以致最終給人生留下遺憾。
最適合自己去做的事,也就是自己最感興趣的事,自身素質能夠滿足要求的事,客觀條件許可的事,這幾種因素缺一不可,再加上恒心和毅力,才能有希望做好,有較大的把握做好。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都有自己擅長做的事。因而,要取得成功,就要把自己奮鬥的目標定位在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上,不能選擇自己興趣不大或者毫無興趣的事。
例如,一個人自小就喜歡音樂,渴望將來成為一個音樂家,於是成年後,便把自己追求的目標確定在音樂事業上。可以說,他成功的可能性是比較大的。事實證明,幾乎所有的音樂家都是這樣成材的。假如他不喜歡音樂,一直討厭五線譜,那麼,如果強迫他去學唱歌或學習演奏樂器,他必定不會有多大成就,最多隻能把從事這項職業當做養家糊口的手段。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自身的基本素質所許可。如果是一些特殊的職業,對一個人自身的條件要求會更高。有的職業對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如運動員、演員、飛行員、時裝模特兒等等;有的職業對智力要求比較高,如科學家、作家、商業策劃人員等等;有的職業則要求所從事的人員綜合素質好,如政治家、外交家、電視節目主持人、高級管理人員等等。還有一些特殊的職業,則對人的某一個方麵有特別的要求,一般人難以從事這些工作。例如,品酒員,則要求有獨特的味覺和嗅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