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了屈辱?忍著吧
劉宋有個皇帝,他舅舅姓路,姓路的非要拜訪一個大士族王氏。皇上說你別去,自討沒趣。姓路的說我是皇上的舅舅,我非去不可,就去了。到傳達室一遞名片,兩個鍾頭沒人理他,自個兒待著吧,在門口曬。他真有恒心擱那兒等,兩個鍾頭後,人家把買菜那個門開開了,進來吧!
進去之後,主人也沒在正堂迎接他,而是在臥室,那是非常不禮貌的地方。主人背對著他,光著膀子躺著,小丫頭給扇著扇子。他就在那兒站著,也沒人給讓座,也沒人給遞茶,站了一個多小時。主人一翻身,呦,這是誰啊?他怎麼在這兒待著,他是誰?這個時候,仆人搬個胡床來,就是馬紮,擱在那兒,讓他坐下了。坐下來之後主人就問,你姓什麼?他說我姓路。主人說,過去給我們家養馬的路伯之是你什麼人?路伯之是我爺爺,一開始是養馬的,後來立軍功了。主人說,怎麼養馬的孩子跑到我屋裏來了?給我轟出去!仆人就給轟出去了。人剛一轉身,就見那個士族指著馬紮說,把這個拿出去燒了。
路大人回去就跟他皇上外甥哭訴,說你看我是你舅舅,怎麼能受這種屈辱。皇上很生氣,你打狗還得看主人呢!你管人家是不是養馬的,人家現在是皇上的舅舅了,你怎麼這麼招待人家!但是沒辦法,皇上隻能和他路舅舅說,你活該,我讓你別去,你非去,我都惹不起他。皇上為什麼惹不起他?因為姓王的一族全在朝裏做大官,全天下的田差不多60%都是他們的,他們一族人在經濟、政治方麵地位非常高。
後來,士族這幫人越來越衰落,庶族地主崛起了。尤其魏晉南北朝,那個時候更迭頻繁,打仗最厲害的,都是庶族立軍功,所以庶族勢力越來越強大。
04.“漢化”輔導班
不漢化,哪兒來回哪兒去
公元439年,鮮卑族[6]拓跋部建立的北魏統一了黃河流域。這樣一來就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問題:他們是遊牧民族,當時比較落後,而被他們統治的民族卻是先進的。嚴重的民族和社會矛盾出現了。
中國人有一個特別得意的說法,胡虜無百年之運。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絕不可能超過一百年。這是因為對我們的文化充滿自信,你入主中原靠的是快馬彎刀,你靠這個征服土地,但你征服不了人心,征服人心得靠子曰詩雲,這個你就不行了。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蒙古人當年占了地球陸地表麵積的四分之一,今天還找得著嗎?入主中原89年,不就回草原上啃羊腿去了嗎?野蠻能戰勝文明嗎?希特勒帝國怎麼樣?日本帝國怎麼樣?蘇聯又怎麼樣?它的原子彈、核武器可以把人類毀滅30次,1991年沒人招它,自己就玩完了。從亞曆山大帝國到蘇聯的崩潰,證明了這樣一個真理:暴力啥用沒有,啥也解決不了。拿破侖帝國十年,希特勒帝國十二年,你靠武力能幹什麼?整天滅這個滅那個,打仗光人家死人,你不死人?所以武力解決不了問題,解決問題得靠文化的認同。
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擺在麵前的就是兩個選擇:第一個是漢化,第二個是不漢化。不漢化的結果就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但漢化的結果還有你嗎?所以為什麼無百年之運,你漢化就跟我們融合了,還有你嗎?現在還有幾個滿族人會說滿語、認識滿文?滿語、滿文要不是國家特意保留下來,就跟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一樣,變成一種死文字了。連溥儀都不會說,溥儀英語很棒,老師莊士敦是英國人。他會說英語,但他不會說滿語,本民族的語言他都忘了。清朝為什麼能統治中國將近三百年?因為漢化了。在這樣的背景下,北魏孝文帝開始漢化改革。孝文帝的改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實行均田製與租調製。當時中國北方常年戰亂,田地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最重要的事就是恢複農業生產,所以政府給農民分配土地。這裏有一個問題,中國土地私有,政府拿什麼分配給農民呢?隻能是無主荒田,原來的田主打跑了或者打死了。所以,一般國家隻有在大的戰亂之後才能給農民分地。一般的亂還不行,得亂得天翻地覆,人口大量減少。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前,北方連年戰亂,人口銳減。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頒布了均田令,給農民分地。分地後,你不光種地,你還得給國家上稅,這就是所謂的租調製。租就是給國家交糧食,調是布或者帛。你要是種麻的就交麻布,種桑的就得交絲綢。甭管是交租或者調,必須從事農業。鮮卑人也得從事農業,因為國家不要羊毛和酸奶。我現在給你分配土地,逼著你進行農業生產,羊毛、酸奶不行。所以,鮮卑人用漢族的方式生產,逐漸就漢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