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命所歸是大國(隋唐)(8)(2 / 2)

第三,醫學進步。孫思邈著的《千金方》,全稱叫《肘後備急千金方》,意思就是肘子後麵備用的緊急千金藥方。古人什麼東西都往袖子裏裝,他們不怕袖子一抖把東西都抖出去嗎?其實他們後麵係著一個口袋,有東西都是裝在口袋裏的。

所以肘後備急,就是把《千金方》裝在這個口袋裏,跟那個手機、錢包、IC卡、公交卡擱一塊兒。把《千金方》和那些重要東西擱一塊兒是為了救急。中暑了,趕緊翻,吃什麼,按照方子說的趕緊買去。別買錯了,中暑買黃連素那不管用。孫思邈活了101歲,人稱神仙。他從北周一直活到武則天時代,所以魏征寫南北朝和隋朝的曆史時,就把他叫去問,老孫,當時怎麼回事兒?老孫就開始說,猶如親睹。他都經曆過這事兒,可不猶如親睹嘛。唐朝人平均壽命29歲,他101歲,所以唐朝人都說他是神仙。這也證明了人家的招兒管用,你把《千金方》天天帶肘子後麵,照他這個做,也能活到101歲。

除此之外,吐蕃的元丹貢布著的《四部醫典》也有一定的貢獻。這是藏醫,今天的好多藏藥都叫元丹貢布牌,元丹貢布就是著《四部醫典》的吐蕃醫學祖宗。還有,唐高宗時,朝廷20多個人一起編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唐詩甲天下

唐朝是古典詩歌的黃金時代。

文學上把唐詩分初、盛、中、晚四個時期。詩壇四大天王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譽為“初唐四傑”。山水田園詩人有孟浩然和王維,王維的名句“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開創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特別有禪意。王維外號“詩佛”,字摩詰,他取的字出處是一個大菩薩:維摩詰菩薩。

邊塞詩人有高適、岑參、王昌齡,多描寫邊疆戰場幽怨蒼涼,將士勇武豪氣,以及戰爭給人帶來的苦難,文學成就很高,比現在口號似的軍歌歌詞寫得好太多了。

盛唐出現了“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這兩個傳奇人物。俗話說,韓柳文、遷光史、蘇辛詞、李杜詩是中國文學的象征。作為一個讀書人,如果要學習寫文章,就看韓愈和柳宗元,學完走遍天下都不怕了;如果學曆史,就學司馬遷的《史記》或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學完你可以去當政客;如果學宋詞,就跟蘇東坡和辛棄疾學,學好了可以幹掉方文山和林夕;如果學寫古詩,一定是學李白和杜甫。

李白和杜甫的創作水平是不一樣的,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詩人,因為他們所處的時代不一樣。李白的黃金創作期是國家最強盛的時候,到處鶯歌燕舞,他寫他看到的東西,大部分就是花、酒、劍、歌、月,灑脫無極限。杜甫最有名的那些詩,創作的時間就慘了,“安史之亂”八年,一年沒差全趕上了,所以特別憂國憂民。他說“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收薊北關你啥事兒,他心係國家,看到這個仗終於打完了,高興到哭。李白一寫詩就特別浪漫,“飛流直下三千尺”,高興!杜甫一寫就“卷我屋上三重茅”,鬱悶!總的說來,李白的詩雖然也發過牢騷,但基本上都是寫自己高興的,這小子沒什麼發愁的事兒;而杜甫就是動不動傷感到掉眼淚,見到老同學了,也掉眼淚,見到花瓣落了,也哭。這就好像現在的人喝酒喝醉了,有文醉武醉,李白是一醉就樂,樂了就掀桌子;杜甫一醉就愁,愁了就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