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五代,遼、宋、夏、金、元)(10)(1 / 3)

文丞相真是滿腹經綸,臨終時都能作出一首對仗工整的七絕。做完之後跟劊子手說,吾事已畢,動手吧。壯烈殉國。據說文丞相剛剛被殺,忽必烈的赦旨就到了,忽必烈還是不忍心殺文丞相,但是已經晚了。文丞相去世後,大家收斂他的遺體,在他的衣袋當中,還發現了一首絕命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文天祥真的是中國完美人格的體現、理想人格的化身。孟子講什麼樣的人算大丈夫?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統統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頭顱為大宋王朝畫上了一個完滿的句號。

元人不學好

1279年,元朝完成了中國的統一。

元朝統一時,今天的新疆、西藏、雲南、東北、台灣、南海諸島都在元朝的統治範圍之內。史籍記載元朝的疆域:“東盡遼左,西及流沙。北逾陰山,南越海表。漢唐極盛之時不及也。”漢族文人可能地理知識也不是特別健全。北逾陰山,陰山在內蒙古,內蒙古一過再往北就到北極圈了,在元朝的領土上能看到北極熊。元帝國極盛的時候,大概有2000萬平方公裏,相當於解體前2240萬平方公裏的蘇聯。如果算上以俄羅斯為中心建立的金帳汗國、中亞新疆的察合台汗國和西亞的伊兒汗國,大概蒙古人占了4000萬平方公裏。這三大汗國後來跟元帝國本土的聯係就越來越少了,到第二代、第三代汗的時候就伊斯蘭化了,被當地民族同化了。

元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特點表現在漢人到邊疆定居,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注意,這不是雙方交換場地。漢族人去邊疆估計是被強製拆遷或者流放的,邊疆各族遷進中原是因為中原好,我們打下天下就得坐天下。

元朝人分四等,蒙古人屬於第一等,二等人叫色目人。色目人的意思不是說眼珠跟咱們不是一個色,是“各色各目”,包括欽察、唐兀、阿速、圖八、康裏、畏兀兒、回回、乃蠻、乞失迷等共31種,可能也有同名重出或異譯並存之誤。後來規定,除漢、高麗、蠻子外,俱係色目人。馬可·波羅為什麼做揚州的達魯花赤?他一個外國人咋能做揚州市委書記?因為他是色目人。漢人是第三等,就是原來的金統治區各族人。而原來南宋統治區各族的人叫南人,南人是第四等。

蒙古人與漢人爭,毆漢人,漢人勿還報,許訴於有司。蒙古人打死漢人,隻須杖刑57下,付給死者家屬燒埋銀子即可;漢人毆死蒙古人,則要處以死刑,並斷付正犯人家產,餘人並征燒埋銀。南人不許習武、不許打獵、不許結社,漢人、南人組成的軍隊不得在長江以北駐紮,兵器是木頭的,打仗的時候才給你發金屬兵器。為防止各族人民的反抗,元朝統治者大肆搜刮民間兵器。漢人、南人民戶所有的鐵尺、鐵骨朵、帶刀子的鐵柱杖,一律沒收;民間各廟宇中供神用的鞭、筒、槍、刀、弓箭、鑼鼓、斧、鉞等物,也均在被禁用之列;就連農家生產上用的鐵禾叉也嚴加禁用。至元五年(1208年)規定:私藏全副鎧甲者處死;不成副的鎧甲,私藏者杖五十七;私藏槍或刀弩者夠十件之數的處死;私藏弓箭十副者處死(每副弓一張、箭三十支)。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將漢地及江南所拘弓箭兵器分為三等,下等的銷毀,中等的賜近居蒙古人,上等的貯於庫。

所以,元朝是中國曆史上最黑暗的王朝。它如果像現在的某些曆史學家吹噓得那麼好,能90多年就滅亡嗎?清朝吸取了他的教訓,漢化程度就比他高得多。忽必烈有點兒漢化,但也隻是粗通漢語。忽必烈的兒子皇太子真金傾心漢化,但忽必烈老東西80多歲該死了還不死。漢族的儒臣們很著急,這些人就想了一個臭著兒,給忽必烈上書,說你該退休了,讓位給真金太子吧,真金太子深孚人望。忽必烈寵信色目商人,這些人能斂財,而色目人又是漢族儒臣最看不起的,雙方爭得很激烈。忽必烈看到上書後非常生氣,把真金叫來痛罵了一頓,真金就被嚇死了,可能他本來身體比較虛弱,皇上一罵就over了。這樣一來,忽必烈更恨漢族儒臣,你們離間我們父子,還把我兒子嚇死了。

真金的兒子鐵木耳做了皇太孫,就是後來的元成宗。皇太孫也很恨這些儒臣,想想要不是你們給我爺爺寫信讓他退休,我爹至於給嚇死嗎?所以他也抗拒漢化。蒙古入主中原之後,忽必烈之後的皇帝基本上連漢字都不認識,也不會說漢語,整個是外國人統治中原。蒙古派到各地去做鎮守的達魯花赤們也不會說漢語,不會寫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