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帝製已消成曆史(辛亥革命——護國運動)(4)(1 / 3)

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湖口誓師討袁,但國民黨力量渙散,很快革命被鎮壓,二次革命曇花一現,孫中山、黃興被迫流亡日本。剛回國沒有兩年的孫中山,又開始流亡生涯。孫中山一輩子在國外待的時間跟在國內至少一半對一半,而且這次孫中山傷心到極點了,他遭到了親手締造的“中華民國”的通緝。

親日?NO,我親美

袁世凱得意洋洋,在他眼中,孫、黃除搗亂外再無別的本事,嘴皮子有什麼用呀,我麾下十多萬北洋軍一動手你就得給我滾蛋,所以袁世凱準備大玩一把,稱帝。袁世凱先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這種事太多了,屢見不鮮了,強奸民意。國會能選他嗎?袁世凱心知肚明。國民黨是國會第一大黨,你把人家領袖趕到日本,全國通緝,人家能選你嗎?怎麼辦?袁世凱在北京找了5000多個地痞流氓,以每天1塊大洋的代價,組織公民請願團,手拿西瓜刀、自行車鏈條、鐵鍬、墩布把,腦袋上綁個白布條,包圍了國會。逼著國會議員選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

民國的國會就在今天北京長椿街新華社院裏麵,議員們早上起來進去投票,到中午第一輪投票結束,一唱票袁世凱得票率沒過半數,沒有選上,國會就散會了。這時候公民請願團攔住了議員,沒選出大總統來吧,給我回去再選。“非將公民所屬望的總統於今日選出,不許選舉人出會場一步。”議員們沒轍了,罵著娘回來再選,到晚上,袁世凱的得票率還是不夠,有的議員都餓昏了,廁所都不讓上。議員們要下班,請願團衝進國會會場,毆打國會議員,警察在邊上看著也不管,一個議員邊上站著幾個請願團的人,我看你寫誰。袁世凱的親信梁士詒高價收買100餘名議員組成的禦用公民黨更是積極拉票、活動。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議員們忍饑挨餓,連續投票3次,最終703票中有507票讚成,選出袁世凱為正式大總統。“中華民國”的第一任大總統在鬧劇中登場。

袁世凱在紫禁城太和殿舉行了就任儀式。從選這個地兒就知道,這哥們兒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總統誓詞短短十幾個字:“餘誓以至誠執行大總統之職務,謹誓。”就這十幾個字袁世凱換了四種調來讀。先高聲讀“餘”,然後小聲讀“誓已至誠”,再洪亮地喊出“執行大總統之職務”,最後讀“謹誓”的時候,聲音又小得聽不見了。凡是對他不利的詞,他都小聲讀。舉頭三尺有神靈,我發這個毒誓的話,萬一過往神仙找我怎麼辦?

袁世凱做皇帝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任職後,袁世凱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實際上就是“袁氏約法”。袁世凱規定“中華民國”總統一任10年,連選連任,美國總統一任是4年,不得超過兩任,咱一任頂人家兩任。後來袁世凱一琢磨10年組織一請願團也夠費錢的,我幹脆來個終身大總統,我不死我就是總統,關於繼任總統的人選,規定由現任總統提名3人,寫於嘉禾金簡,藏於金匱石屋,待總統死後取出,從中選定一人為總統。袁世凱死後,大家打開金匱石屋,見嘉禾金簡上寫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三人的名字。據後人透露,袁世凱是在幾天前將自己的兒子袁克定的名字換成段祺瑞,因為他意識到不會有人推舉和輔佐自己的兒子當總統,害得袁克定白做了一場黃粱美夢。

到這一步,袁世凱實際上跟皇帝一樣,就此打住吧。沒準兒打著民國的牌子還好點,他就是想不開。1915年日本人利用歐戰爆發、列強無暇東顧之際,向中國提出“二十一條”。身為國家最高主政者的袁世凱,既不能接受,又不敢貿然拒絕,最終還是簽訂了“二十一條”。中國太大了,隨時都是列強眼中的一道大餐,刀叉備好,上來就吃。有人把袁世凱登基和日本扶植聯係起來。其實袁世凱是典型的親英美派,汪精衛那是極個別的,沒有人願意做日本的走狗。因為美國跟日本誰腿粗這是拿腳指頭都能想明白的,你幹嗎不抱粗腿抱細腿?再說美國在中國除了八國聯軍侵華跟著起哄一把,沒有在中國開過一槍一炮,沒有割占我土地,沒有殺害我人民,在中國通商,給我們投資建廠,所以中國人對美國是非常友好的。近代一直到現在都有這麼一個特殊現象,就是中國留學生留美親美,留日仇日,去美國的回來都說美國好,去日本的回來都罵日本。美國少有民族、種族歧視,機會均等,所以袁世凱不會親日,日本也不會真心支持袁世凱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