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西邊日麗東邊雨(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3)(1 / 3)

02.華盛頓辭職開先例

“馬仔”暴富,“老板”不爽

英國革命成功後不到一百年,親兒子美國有樣學樣,也鬧起革命了。1607年英國人在北美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弗吉尼亞,到18世紀中期,在北美大西洋沿岸,一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殖民地的統治模式,按照英國政體建立,而英國是君主立憲,君權是受到限製的。這13個殖民地,有8個是屬於英王的,3個業主殖民地,還有兩個是完全的自治殖民地。到1763年,英國在北美的殖民地範圍又擴大了。業主殖民地就是大貴族、大地主們,他們從英王的手裏買到特許狀,來擁有業主殖民地。業主殖民地和自治殖民地的總督都是由議會選舉的,而不是國王任命,也就是說,美國在還是殖民地的時候,就已經確立了比較先進的政治經濟製度。因為它脫胎於它的母國——英國,所以今天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美國等很多發達國家,都是英帝國的碎片。經過多年的發展,北美形成了統一的市場,英語成為共同的語言,產生了共同的文化,美利堅民族形成,民族意識覺醒。

比如說咱們仨,我來自英國,你來自意大利,他來自德國。當我們登上北美這塊土地的時候,我們以歐洲為祖國,然後我們在這兒一下子生活了20年,英語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我們就以我們生活的這塊兒土地為我們的祖國,等我們的後代誕生在這塊兒土地上,我的兒子沒去過英國,你的兒子沒去過意大利,他的兒子也沒去過德國,他們就生在北美的土地上,肯定認為北美就是他們的祖國,就是他們的家鄉。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統一的美利堅民族,甭管你原來是哪國人,現在你是北美人了,你是弗吉尼亞人,你是北卡羅來納的,你是羅德島的,隨便你是哪兒的人,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是這個地方的公民,我們理所應當成為這個地方的主人。而現在統治我們的是歐洲人,憑什麼啊?所以要自治、要獨立。

18世紀上半期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得到傳播,英屬北美殖民地的民族民主意識得到加強。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有富蘭克林和傑斐遜,富蘭克林和傑斐遜大家肯定很熟,為什麼?美元上印著呢。1美元上印的是美國的國父——第一、第二屆美國總統喬治·華盛頓;2美元上是第三屆總統傑斐遜;5美元上是廢除美國奴隸製的第十六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20美元和50美元上分別是第七屆美國總統安德魯·傑克遜和第十八屆總統尤裏西斯·辛普森·格蘭特。美元上的頭像大都是曆任有威望的總統,百元大鈔上的頭像不是總統,而是著名科學家、金融家、政治家富蘭克林,他雖然沒有當過美國總統,但是他最值錢。美國人為什麼要把華盛頓印在1美元上,林肯印在5美元上?因為常用,100美元不常用,一塊錢天天使。天天捏著國父送人,這就是美國佬。

18世紀英屬北美殖民地的經濟發展迅速,北美這地方太好了,我覺得上帝要不是美國人就一定有美國血統,給美國這麼好的地方。東西兩大洋,南北無強敵,國土到處可耕,北部是工商業,中部產小麥,南部有種植園,經濟發展很快。早在它是殖民地的時代,經濟發展就已經非常出色了。美國建國是在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同仁堂是康熙八年(1669年),我們一個藥鋪比它早107年,但是美國現在從哪個方麵講都是世界第一強國,號稱新羅馬帝國。它一共有230年的曆史,處世界第一的位置就120年,不是第一的時候大部分時間第四。這個國家多牛,跟它待的地兒是有關係的,擱蒙古那兒誰都完蛋。北美經濟一發展,英國看不下去了啊,英國希望殖民地永遠做它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憑什麼你發展這麼好呀,於是開始壓製殖民地經濟的發展,雙方矛盾越來越尖銳,導致了戰爭的爆發。

列克星頓槍聲

戰爭爆發的導火線,是1773年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北美人受英國的影響很深,茶葉是他們必不可少的飲料。洋人以肉食為主,肉食下肚,膩歪死了,喝點茶既補充維生素又助消化。英國人看到賣茶葉有利可圖,就壟斷了茶葉的專賣權,隻有英國政府可以向北美賣茶葉。如果是北美商人自己到中國進口茶葉,走私到美國,雖然那時候坐船到中國得一年時間才能把茶葉運回到美國,但它的價格還隻相當於英國政府茶葉銷售價格的六分之一,你想那英國人不是牟取暴利嗎?美國人非常生氣,原本這麼便宜的東西,你賣這麼貴,強行推銷給我們,你經過北美人民同意了嗎?可是英國議會裏沒有北美殖民地的代表,都是英國人,廣大的北美人民沒有同意,你們一拍腦門子就幹這事兒不行,人民不幹。因此,人民一怒把茶葉給倒海裏了,價值十萬英鎊,按照購買力的水平,當時1英鎊大概相當於現在1萬英鎊,10萬英鎊就是10億英鎊,這麼貴的茶葉全給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