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西邊日麗東邊雨(資產階級革命、啟蒙運動、工業革命)(3)(2 / 3)

波士頓傾茶事件之後英國怒了,派來軍隊鎮壓,北美人民就反抗。英國軍隊從克倫威爾時代,軍裝就非常鮮豔,高高的熊皮帽子,猩紅色上衣,白色緊身長褲,兩條白色武裝帶,扛一杆長長的火藥槍,北美人民“親切”地稱他們為“龍蝦兵”,一看“龍蝦兵”要來鎮壓我們,我們要奮勇反抗,肉也不吃了,茶也不喝了,召開了第一屆大陸會議,就是後來美國的國會,組織民兵,準備跟英國死磕了。

美國獨立戰爭是從1775年的列克星頓開始,一直到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為止,也是8年,跟我們中國的8年抗戰有一拚。但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經過不像中國那麼複雜,它仗打了6年,犧牲了6000多人,咱那8年,1800萬。

1775年在列克星頓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的第一槍,成為北美獨立戰爭開始的標誌。起因是波士頓的英國人去偷襲民兵的軍火庫,結果被發現了。歐美的小鎮,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教堂,1775年4月,正好是春天,萬物複蘇,田野是黃色的,樹是綠色的,村子是灰色的,隻有英國兵是紅色的,真叫一個醒目。那時候跟現在相反,現在打仗穿的軍裝盡量不暴露、盡量隱蔽,那時候是盡量鮮豔,盡量讓人看見自己,可能是因為通訊指揮手段落後吧,都穿得隱蔽,敵人是找不著你了,長官也找不著你了。紅色軍裝,挨一槍都不知道傷口在哪兒。他們這一出來,老遠就被人看到了。小鎮上的教堂鍾聲一響,下一個鎮子教堂鍾聲就跟著響了,沿途路線上一串教堂的鍾聲都響了,和中國古代的烽火台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前已經說過,北美大陸會議已經組織了民兵,有自己的武裝,北美殖民地建立本身就是白人拓荒,跟印第安人打仗形成的,所以他們家家都有武器,很容易組織軍隊,到今天美國老百姓手裏也都有真家夥。銀匠正在打戒指呢,把錘子一扔,順爐子底下把槍摸出來了;農夫也是,不種地了,扔了耙子回家拿槍去了;老師正上課呢,一扔粉筆,孩子們我打仗去了,小孩兒興高采烈地跟著,幫老師填子彈。

列克星頓衝突爆發,英軍800多人來襲,據說被打死打傷了600多,而民兵的傷亡微乎其微,因為英國人排好了陣勢,線形戰術,堂堂正正地想跟北美民兵打仗,可找不到北美民兵,他們躲在籬笆叢裏、樹後邊,跟你開展地道戰。英國人的武裝力量再強大,一拳打進空氣裏,有勁使不出來。

莊園變公墓

英國人惱羞成怒,大規模增兵,準備一舉殲滅北美民兵,北美民兵也知道,英國人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看來跟英國是徹底撕破臉了,大打肯定在所難免,於是就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1]。這屆大陸會議,把民兵整編為大陸軍,委任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

華盛頓將軍1732年生於美國弗吉尼亞的威克弗爾德莊園。他是一位富有的種植園主之子,20歲時繼承了一筆可觀的財產。華盛頓將軍並沒有兒子,隻有一個女兒,他的女兒出嫁之後,莊園逐漸就無人打理了,後來傳到他的曾孫女婿手裏。他的曾孫女婿是美國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北戰爭時期的南軍總司令——羅伯特·愛德華·李將軍。因為李將軍是南軍總司令,南方戰敗之後,華盛頓將軍的莊園被政府沒收,類似於征用。今天成了美國最著名的阿靈頓國家公墓,所有在戰爭中壯烈犧牲的勇士們,都安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包括今天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反恐戰爭中犧牲的美國軍人。隻要你提出申請,都可以葬在這個公墓裏。公墓到今天為止埋了40多萬人。

從獨立戰爭到二戰,美國在曆次對外戰爭中大概死了100萬人,有40萬埋在這個墓地裏,而且這個墓地特別絕的一個地方就是從二等兵到將軍,絕大多數占地麵積是一般大的,二等兵占多大地方,將軍也那麼大。墓地排列得特別整齊,還有一點非常有意思,這裏一般人都是站著埋的,棺材豎著擱。唯一占了兩塊地兒的是肯尼迪總統,肯尼迪總統遇刺之後也埋這兒了。為什麼他能占兩個?是因為特種部隊捐給他一個地兒,以後我們特種部隊少埋一個人,讓總統躺著埋,隻有他是這樣。所以你看真正的民主不隻體現在人活著的時候,更體現在人死了以後。《聖經》上有句話,“當我們路過墳墓的時候,我們的靈魂完全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