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倒幕派是以中下級武士為首組成的。1860年,一艘叫千龍丸號的日本船來到了中國上海,船上有後來明治維新的幾位領導者。他們到上海一看,中國人住的地方,房屋低矮、汙水橫流,華人衣衫襤褸,麵有菜色,看見洋人就點頭哈腰。而洋人衣著光鮮、屋宇壯闊、街道整齊,下水道、排水溝之類的弄得特別科學。再一看清軍士兵裝備的武器低劣,日本武士說,給我一萬鐵騎,縱橫大江南北,打這兵,一萬人足夠了。日本武士的發型比較怪異,英國兵沒見過,圍著看,中國人就夠搞的了,男人留根大辮子,日本人更搞,發型更酷,非主流啊。英國人上來就要奪日本武士的刀,日本武士對刀比對他老婆都好,就是賣老婆,也不能賣刀。英國兵想奪,日本武士把寶刀拔出來,隨手一揮,英國兵手中的槍全都給砍斷了,削鐵如泥!陽光下的寶刀,晃得周圍人都睜不開眼。中國兵手裏的刀砍樹都會崩,破鐵片子怎麼跟人家的百煉精鋼打仗?日本人認識到,我們跟中國學了一千多年,唐化了一千多年,現在中國被洋人打成這樣,“不虞清國疲弱之至斯也”,再跟他學,沒好下場,必須改弦更張,學習歐洲。當務之急,打倒幕府。
倒幕派形成之後,就開始進行倒幕戰爭,推翻幕府的統治,建立了以睦仁天皇為首的明治政府。日本天皇的年號都取自中國的古籍,明治天皇的年號就是出自《易經》:“聖人南麵而聽天下,向明而治。”“昭和”出自《尚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今天平成天皇的年號出自《史記》。他們學會了中國文化之後,背信棄義、忘恩負義。
四大絕招練體格
明治政府成立,通過戰爭的手段推翻了統治日本長達265年的德川幕府,開始了明治維新的措施。
明治維新的措施,第一就是廢藩置縣,四民平等。原來的大名被廢掉,這事中國在秦始皇的時候就開始幹了。日本在中國唐朝的時候取法唐朝的製度,推行大化改新,也是這麼幹,實行中央集權,但是不到200年。武士階層崛起之後,長達六七百年的分裂,到了明治維新,廢藩置縣,中央委派知事管理地方。日本國今天的行政區劃是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一都是東京都,一道是北海道,二府是大阪和京都,還有四十三個縣。都府道縣的級別,相當於中國的省,實際上日本一共就中國一個省那麼大,所以你到日本會發現縣長比市長級別高得多,縣長叫知事,跟我們過去的知縣一樣,而市長相當於咱們的區長。二戰以前,日本的官員是有品級的,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知事是正二位,市長是正六位。廢藩置縣,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統一的市場。
四民指的是原來的士、農、工、商,維新時日本把農、工、商合並成了一個族。明治維新之後,社會等級劃分為皇族、華族、士族和平民。皇族就是皇室貴族;華族就是原來的大名、明治維新的功臣,有爵位的;原來的武士稱之為士族;原來的農工商都稱為平民。除了皇室不跟平民通婚之外,剩下的三個等級可以通婚,身份也可以轉化,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四民平等。四民平等能夠為資本主義發展提供勞動力。其實不光提供勞動力,也提供資本家。武士階層的俸祿由朝廷出資贖回,武士拿這個錢去經商。原來商居四民之末,這個階層是很被人看不起的,武士又不會經商,所以中下級武士往往大量破產,破產之後又沒有固定的俸祿收入,他們就隻能出賣勞動力。而高級武士和原來一些大名們,俸祿被國家贖回,給的錢比較優厚,他們就可以投資、做買賣。這樣日本的資本家階層和勞動者階層,通過四民平等,都得到了壯大,所以這兩項措施為日本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市場和充分的自由勞動力。